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麾尼。
廉者为我廉,何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
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
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注释】
水性:指水的特性。
故:本来。
挠:扰乱,搅扰。
五色烂麾尼:五色,指五彩缤纷。烂麾尼,形容色彩斑斓。麾,古代一种长柄的旗帜。尼,通“霓”,彩色云霞。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麾尼:你看这清纯的水,五色的彩霞飘浮在水面上,多么美丽。
廉者为我廉,何以此名为:廉洁的人就是廉洁,为什么要用这个名字来称呼他呢?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因为有了廉洁就会有贪婪,有了聪明就会有愚蠢。
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
柳宗元,唐代政治家、哲学家、散文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为柳州刺史,后来被害而死。
吴隐之,南朝梁代官员,曾任广州刺史,以清廉著称。
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渔夫的脚难道能干净吗?许由的耳朵又怎么会脏呢?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纷纷地留下名字和评价,但那清澈的水却不知道这些事。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赞美和诋毁有时是有穷的,但不知道它有没有尽头。
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他来到廉泉水源边,捋着胡须看着自己的鬓发眉毛。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他喜欢那些在水中嬉戏的人。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廉泉自喻,借廉泉的“五色烂麾尼”比喻自己廉洁的品格。接着写世人对廉泉的评价,认为廉泉水源清澈,而人们却往往以污浊之物作比,这是对廉泉的玷污。接下来诗人列举历史上的廉吏,说明他们虽然廉洁,但却常常遭到诽谤和非议。最后诗人感叹廉泉的清澈与世人的毁誉相比,不知哪个更长久。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清廉正直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