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
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由来警露鹤,不羡撮蚤鹠。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
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
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着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
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
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
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诗句解析:

  1.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境遇的适应与接受。”正辅”可能是指一位辅助或顾问的角色;“既见和”表示已经找到了和谐或解决方案;“复次前韵”表明诗人再次使用了之前的诗歌形式进行创作,而“劝学佛”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的倾向。此句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挑战时的心态调整,以及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关键词: 正辅、和、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 注释: 这首诗通过重复使用“正辅既见和”的诗句,传达出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困境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并鼓励人们学习佛教的智慧。
  • 赏析: 此句展示了诗人在经历挫折后的冷静与智慧,体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超脱。
  1.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 - 这里诗人回忆了年轻时的经历。”稚川”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隐士,而“郑公”则可能指代的是另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在年轻时就跟随这些隐士学习,这反映了诗人早年的修行和追求。
  • 关键词: 稚川、郑公、少从
  • 注释: 描述了诗人早年的生活和修行状态,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赏析: 此句展现了诗人对早期生活的回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
  1. “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 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信和乐观。”孝章”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而“文举”则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蔡邕。诗人认为自己虽然不是文坛上最出色的人,但仍然能够避免成为他人忧虑的对象。
  • 关键词: 孝章、文举、不死神
  • 注释: 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命运的积极看法。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坚定信念,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自信。
  1.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馀龄”意味着剩余的生命岁月,而“独往”则表示一个人独自前行。诗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道路,而不必依赖于他人的指导。
  • 关键词: 余龄、独往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他相信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
  • 赏析: 此句传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独立自主的决心,体现了他的成熟和坚定。
  1. “由来警露鹤,不羡撮蚤鹠。” - 这里诗人以自然中的鹤和鹠(一种小鸟类)为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鹤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而鹠则因其小巧玲珑而受到喜爱。诗人通过这两种生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关键词: 警露鹤、撮蚤鹠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 赏析: 通过对比鹤和鹠的特性,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欣赏。
  1.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 -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有人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的愿望。”加视”可能意味着希望得到关注或指导,而”后鞭”和”躅空辀”则可能是比喻或象征性的表达,意指追随或效仿。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共同前进。
  • 关键词: 后鞭、躅空辀
  • 注释: 表达了诗人对得到他人支持和指导的渴望。
  • 赏析: 此句体现了诗人对成长和进步的渴望,以及希望得到他人帮助和支持的真诚愿望。
  1. “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愿意为了更高的目标或理想而牺牲当前的小利益。”堕齿堇”可能是一种蔬菜或食物,而”齐眉羞”则形容了因羞愧而低下头的姿态。诗人选择牺牲眼前的舒适,以追求更大的目标。
  • 关键词: 堕齿堇、齐眉羞
  • 注释: 描述了诗人为了更高的目标而愿意放弃小利益的豁达心态。
  • 赏析: 此句体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高尚品格,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忘初心。
  1.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 -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乡和安定生活的向往。”纵壑”可能是指放纵自我,不受拘束;而”归路同首丘”则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景。诗人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回到家乡享受宁静的生活。
  • 关键词: 纵壑、归路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希望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
  • 赏析: 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庭和归属感的渴望,以及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1. “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 这里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寓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东冈”和”西岭”分别代表不同的方位,而松柏和橘柚则分别是四季常青和秋天丰收的象征。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对人生经历丰富和多彩的感受。
  • 关键词: 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 注释: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四季更迭的欣赏。
  • 赏析: 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和时间变迁的深刻理解。
  1. “着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 - 这里诗人提到了一个具体的物体“弥明”,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果实。诗人特别关注这种植物,可能是因为它的独特之处或对诗人的特殊意义。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长颈”和“高结喉”,这可能是对这种植物形态特征的形象描述,表达了对其独特形态的喜爱和赞美。
  • 关键词: 弥明、长颈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对特定植物形态特征的关注和欣赏。
  • 赏析: 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中某些细节的珍视。
  1. “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 这里诗人用“定远”和“虎头”两个词汇来形容人或动物的形象。”定远”可能是指某位英勇的将领或者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而”燕颔飞虎头”则形容其勇猛或威武的外貌特征。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英雄事迹的关注和钦佩。
  • 关键词: 定远、燕颔、飞虎头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对英雄形象的欣赏和尊敬。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1.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 - 这里诗人提到“范蠡舟”,可能是指古代越王勾践时期著名政治家范蠡的传说。范蠡曾协助勾践复国成功,后来辞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间。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理想抱负或正在追求的目标。
  • 关键词: 范蠡舟
  • 注释: 通过提及范蠡的故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成就的追求和向往。
  • 赏析: 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
  1. “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 这里诗人提到“霈渥”,可能是指恩泽或福泽之意,而“钟仪囚”则是一个典故,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钟仪被囚禁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获得解脱和重生的喜悦。
  • 关键词: 霈渥、钟仪囚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在困境中获得救赎的心情和感受。
  • 赏析: 此句体现了诗人在历经磨难后仍保持乐观和积极态度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1.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 这里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刘邦(汉高祖),他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张子房”可能是指刘邦的另一名字,而”万户自择留”则表达了自己对于封侯或高位的选择权的决定。诗人认为,在功成名就之后,是否接受更高职位的问题应由自己决定。
  • 关键词: 张子房、万户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看法,强调了个人的自主权和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