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
轺车来我门,聘币继金璧。
出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
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
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
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
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
念彼藏衣冠,安知获尧客。
【注释】
颜阖:春秋时鲁国人,姓颜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孔子死后,他隐居深山,耕于陋巷,生活清苦。孔子称赞他为“圣之时者”。有道:合乎道义。躬耕:亲自耕种土地。自衣食:靠种田吃饭。区区:小小的;谦辞。鲁小邦:鲁国小国。隐明德:隐藏自己的美德。轺车:古代一种有篷的小马车。聘币:使者来时的礼物。出门应使者:出外迎接使者。不谋国:不考虑国家大事。但疑误将命:只是怀疑自己是否奉命去执行某项任务。惮行役:怕远行服役。反锡命:回来把所受的命令交给颜阖。户庭空履迹:门庭里空空如也,没有足迹。薄俗:鄙陋的社会风气。徇世荣:追逐世俗荣耀。截趾履之适:截断脚趾穿上鞋子去适应这种社会风尚。所重易所轻:看重的变了,轻视的却依然如此。隋珠弹飞翼:比喻贤能的人得不到任用。伊人:指颜阖。伊人畏照影:颜阖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就阴息:到阴暗的地方休息。鼎俎:古代祭祀时用的器物。荐忠贤:向君主进献忠诚贤能的人。谁能死燔炙:哪有人肯为了烧烤而牺牲生命?藏衣冠:收藏衣冠。尧客:舜帝时期的贤臣。《史记·留侯世家》载:“尧见舜,以为丹朱坏祖庙,议者谓是尧之子。于是帝乃命舜入宫关内,朝诸侯。”这里以尧、舜自比,暗讽朝廷。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颜阖在鲁国隐逸的生活和与统治者交往的经历,抒发了对当权者的不满以及追求高洁品质的高尚情怀。
第一句,诗人开宗明义,点出颜阖是“古有道”的人,其行为合乎道义。颜阖之所以能够做到“躬耕自衣食”,是因为他是“古有道”的人,因此才能“躬耕自衣食”。
第二句,“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是说鲁国是个小国,容不下颜阖的美德。
第三四句,“轺车来我门,聘币继金璧”是说鲁国的小官派使者来颜阖家,送来了聘礼。颜阖“出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第五六句,“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是说颜阖担心的是自己被误认为是受命前往执行某项任务,而不是害怕远行服役。
第七八句,“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是说使者回来后把所接受的命令交给了颜阖,他的家门空空如也,没有留下什么足迹。
第九十句,“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是说那些鄙陋的社会风气追逐着世人的荣耀,颜阖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风尚,不得不截去自己的脚趾去穿鞋。
第十一二句,“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是说颜阖看重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而轻视的是庸俗小人。就像隋侯之珠被弹飞一样,颜阖认为贤良的人才不会被人发现。
第十三四句,“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是说颜阖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影子而畏缩,所以独自跑到阴暗处休息。
第十五六句,“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是说颜阖想进献那些忠良贤能的人,但却没有人愿意为他赴火而死的。
“念彼藏衣冠,安知获尧客”是说颜阖想到那些收藏衣冠的人,他们又怎么知道会获得像舜帝这样的贤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