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蹇堪扶杖,头童欲罢簪。
渚云秋澹泊,庭树晚萧森。
秀颖垂千亩,遥青出寸岑。
本来关个事,而独可人心。
【解析】
题干是“次韵七首”,要求对诗歌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注释进行作答。注意“堪”的读音为“kān”,“萧森”的读音为“xiāo sēn”。“赏析”是对诗句的进一步分析与评价。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
【答案】
译文:
步履蹒跚,拄着拐杖,头发花白了想放下发簪,但仍然坚持着。
秋云淡淡地浮游着,庭树在夕阳中摇曳着。秀美的颖水垂钓着一亩方塘,远处青翠的山峦出没在寸岑之中。
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偏偏能够引起人的感慨和同情。
注释:
次韵七首:这是作者七律组诗中的第七首,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首联写老态龙钟之姿;颔联写晚秋景物之清幽淡雅;颈联写自然景物之美艳动人;尾联写物我合一之境。
步蹇堪扶杖,头童欲罢簪(yǎn)——步履蹒跚,头发花白了想放下发簪(簪是一种古代束发的器具)。
渚云秋澹泊(dàn bó),庭树晚萧森(xī)——秋天的云彩淡淡地浮动在湖中,庭院里的树木在夕阳中显得十分苍劲。
秀颖垂千亩(mǐn),遥青出寸岑(cén)——秀丽的颖水垂钓着一方方的池塘,遥远的青山从寸岑中露出。
本来关个事——原本没有什么关系;而独可人心——偏偏能够引起人的感慨和同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情趣。首联用“扶杖”“簪”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年老体衰之状。颔联“渚云秋”三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湖面,又引出了“庭树晚萧森”的画面,使全诗的意境更加开阔。颈联“秀颖”两句,将颍水比作秀美的女子,将远山比作她的秀眉,形象生动,富有美感。尾联点题,表明自己淡薄名利,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自在,抒发了作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