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泊何如此,归来亦偶然。
江寒惟罩雨,船晚各炊烟。
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
遥传潮入浦,孤埭已争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从内容上看,再从艺术手法上分析,注意点出使用的技巧及其效果。这首诗写诗人漂泊江湖的孤寂苦闷,以及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首句直抒胸臆,“淹泊”二字是全诗主旨。后四句则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淹泊何如此,归来亦偶然。”意思是:我羁留漂泊,像这江边寒风中飘荡的一片叶子,多么凄惨!我也渴望回归故里,可是也不过是偶然罢了。首句点出主题,“淹泊”两字总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漂泊在外时的孤独、寂寞之感。“江寒惟罩雨,船晚各炊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面上寒气逼人,只有雨雾笼罩着江面,船上晚来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两句以景传情,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羁旅途中的孤独感。“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夜晚来临,一群大雁在天边飞过,没有地方可以栖息;饥饿的乌鸦在树林间发出哀鸣之声,向人们祈求怜悯。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羁旅之人的孤独无助之感。
尾联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遥传潮入浦,孤埭已争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远处传来江潮汹涌的声音,江边的堤坝被潮水冲毁,人们争先恐后地赶来抢修。这两句以景结篇,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我漂泊流离,就像这江边寒风中飘荡的一片叶子,多么凄惨!我也渴望回归故里,可是也不过是偶然罢了。
羁留在异乡的我,面对寒风中只有雨雾笼罩的江面,而船晚的时候各自升起的炊烟却显得十分温馨。
夜晚降临时,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没有了落脚的地方,饥饿的乌鸦发出哀鸣之声,向人们祈求怜悯。
远处传来江潮汹涌的声音,江边的堤坝已被潮水冲毁,人们争先恐后地赶来抢修。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归乡之时。首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愿:“淹泊何如此,归来亦偶然”。第二句承前启后,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淹泊”二字总领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漂泊在外时的孤独、寂寞之感。“江寒惟罩雨,船晚各炊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面上寒气逼人,只有雨雾笼罩着江面,船上晚来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两句以景传情,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羁旅途中的孤独感。“宿雁起无借,饥乌鸣乞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夜晚来临,一群大雁在天边飞过,没有地方可以栖息;饥饿的乌鸦在树林间发出哀鸣之声,向人们祈求怜悯。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羁旅之人的孤独无助之感。
尾联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遥传潮入浦,孤埭已争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远处传来江潮汹涌的声音,江边的堤坝被潮水冲毁,人们争先恐后地赶来抢修。这两句以景结篇,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