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侵烟语,征夫破晓行。
百为真有数,万物本同生。
扰扰岁月晚,悠悠江海情。
荒鸡叫茅屋,一笑又天明。
【解析】
此诗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稚子侵烟语”“荒鸡叫茅屋”是诗人在旅途上听到的景物之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表达了诗人羁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百为真有数”“万物本同生”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思和领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全诗意境开阔,思想深沉,感情真挚。
【答案】
译文:
清晨上路,我听到孩童们的啼哭声,看到征夫们破晓而行。
世间万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万物本来都是由同一个原因而生成的。
黄昏时分,岁月匆匆;夜晚江上,思绪万千。
听着荒鸡叫声叫醒了茅屋中的我,又见到了天明。
注释:
稚子(zǐ):年幼的孩子。
侵:侵犯或侵入。
百为:一切事物。
真有数:确实有规律。
扰扰:忙忙碌碌的样子。
悠悠:悠长的样子。
江海情:指江水与大海的感情。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脱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旅途所见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羁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全诗意境开阔,思想深沉,感情真挚。
首句写旅途中遇到的两个情景:一是听到孩童的啼哭声;二是看到了行色匆匆的征夫。这两句虽然只是客观地描写旅途中的景物与人物,但却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颔联两句是对前两句所写景象的进一步阐释: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自有其规律,而万物本是由同一个原因而生发出来的,所以应该顺应这一自然法则行事。这是诗人在旅途中听到孩童的啼哭声、看到行色匆匆的征夫后得到的一点启发,也是他对于人生、社会、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百为”,即指所有的人、事、物等一切存在之物,而“万物本同生”,则是指一切存在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
颈联两句是说:当夜幕降临,夜色沉沉时,岁月也变得特别漫长起来;当江上的波涛滚滚而来时,诗人的思绪也变得特别纷繁起来。这两句诗通过表现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深邃,以及诗人内心情绪的变化,进一步渲染出旅途的艰难和寂寞。
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听到荒鸡的叫声叫醒了茅屋中的人,又见到了天明,于是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感到非常高兴。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它以清新脱俗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旅途所见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羁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全诗意境开阔,思想深沉,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