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霖雨慰黎蒸,圣主斋居尚穆清。
奏许正朝仍玉食,尽回喜色见民情。
衣篝不惜添梅润,签帙从堆乱叶声。
要雨雨来天便许,不须更卜白鼍鸣。

【注释】

霖:久雨。黎蒸:百姓。斋居:指帝王的住处。玉食:珍美的食物。喜色:高兴的表情。签帙:卷轴,书册。从堆乱叶声:堆积如山的书籍发出杂乱的声音。白鼍鸣:传说中一种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即“雷”。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雨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向皇帝乞请降雨的经过,抒发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和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首联两句写雨后向皇帝祈求降雨的情景。“霖雨”,久雨;“慰黎蒸”,安抚百姓。“圣主”,指皇帝;“斋居”,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帝。上句写皇帝久候不降甘霖,下句写皇帝在斋居时也感到清静肃穆。“奏”(进呈)和“许”是乞求和得到的意思。

颔联写皇帝答应给老百姓赐食并表示要下雨,下句说百姓高兴地看到雨将要下了,意思是说皇帝的恩泽已经降临于民了。“衣篝”是形容衣服破旧的样子,“添梅润”是说自己的衣服虽破旧但还能增添一点梅香的芬芳。下句的意思是说书籍堆积如山,声音纷杂,说明读书的人很多。“从堆乱叶声”是说书籍堆积如山,发出杂乱的声响,说明读书人很多。“签帙”是古代用竹简装的书,这里泛指书籍。“乱叶声”是说书籍堆积如山,发出杂乱的声响,说明读书人很多。“从堆乱叶声”也是写书籍堆积如山,发出杂乱的声响,说明读书人多。

颈联写皇帝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并表示要下雨了。上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得到皇帝赐给的美食,但也没有像别人那样失望而归。下句的意思是说皇帝虽然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但还没有下雨,所以自己还是有些担心。这里的“喜色见民情”中的“喜色”指的是皇帝对自己的态度,“见民情”指的是观察百姓的情况。这里的“喜色”是指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也就是对自己的期待和希望。

尾联写自己请求降雨的事情成功了,皇帝果然下雨了。上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得到皇帝赐给的美食,但也没有像别人那样失望而归。下句的意思是说皇帝果然下雨了,所以自己也就放心了。这里的“要雨”是指自己向皇帝请求降雨的事情。这里的“天便许”是说天公作美,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所以自己也放心了。

这首诗以乞雨为题,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向皇帝乞请降雨的情景,抒发了对皇帝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诗人通过对雨水的描写,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