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翠竹长干寺,绿水朱楼白下城。
燕子飞来春又晚,去年曾此看清明。
【注释】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六朝都城。杂兴:即随感,即景而作的诗。二百首:指作者所写关于金陵景物的诗共二百首。
白沙:即白鹭洲。翠竹:长干寺周围多竹木,故名。绿水:长干寺前有秦淮河,河水碧绿。朱楼:指建康宫,为六朝皇宫,故址在今南京鸡笼山下。白下城:指建康城,今南京城。
燕子:这里泛指候鸟,春归时从北方来,入夏时又飞回南方去。看:指游历观赏。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以“杂兴”二字开篇,表明本诗是随兴而发,即兴而就,并无特定题目。开头两句写长干寺和白下城。“白沙翠竹”,形容寺院环境幽雅,“绿水朱楼”,写建康城景色优美。这两句是说,长干寺周围长着翠竹,绿水环绕着美丽的朱红楼台。这两句中,“白沙”对“绿水”,“翠竹”对“朱楼”,色彩对比鲜明;“长干寺”、“建康城”对仗工整,地名、寺庙、楼台一并列,构成一种宁静优美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清雅幽静的图画。
第三句写燕子归来的情景,点出春天来了,燕子又飞回来了。燕子的归来,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燕子是候鸟,每年春分后由北方飞到江南过冬,秋分后又南归北方。燕子的归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燕子的归来,还意味着人们的游春活动的开始。燕子是春之使者,人们盼望燕子归来的心情,正是盼望春天来临的心情。燕子的归来,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即将离去的日子。因为燕子总是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回来,所以诗人在这里用燕子的归来来表达他将要离开的意思。
最后一句是说去年春天,我也曾到这里来看清明。清明在农历二月二日或二日至四日之间,是祭祖、扫墓、踏青的好时机。诗人去年春天曾到过此地,说明他与这个地方还有一段缘分。诗人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但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因此,他仍然怀念这里的山水风光,思念这里的亲朋好友。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金陵的景物,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