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顶行人绝,曾借匡庐带雪看。
今日东州逢六月,恍然回首一清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诗中景物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作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所在。“香炉峰顶行人绝,曾借匡庐带雪看。”香炉峰顶人迹罕至,曾经我借匡庐山观赏过那雪景。“曾”,过去。匡庐:指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境内。这句说香炉峰顶人迹罕至,曾经我借庐山之景观赏过那雪景。“香炉峰”是庐山最有名的山峰之一。

“今日东州逢六月,恍然回首一清寒”。今天来到这东州城,正值六月天,忽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曾到过此地,但当时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东州”,即洛阳,作者曾在洛阳为官。这句意思是说,今日来到这洛阳城,恰逢六月天,突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曾到过此地,而当时却是大雪纷飞的景象。这里“东州”,实指洛阳。诗人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香炉峰顶人迹罕至,曾经我借匡庐带雪看。”“香炉峰顶”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曾借匡庐带雪看”是指作者曾经在庐山上看到雪景,所以“人迹罕至”。“人迹罕至”意为很少有人来过。

“今日东州逢六月,恍然回首一清寒”。这句的意思是说,今天来到这洛阳城,恰逢六月天,突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曾到过此地,而当时却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东州”,实指洛阳。诗人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东州”,实指洛阳。

【答案】

所思

香炉峰顶行人绝,曾借匡庐带雪看。

今日东州逢六月,恍然回首一清寒。

译文

香炉峰顶人迹罕至,曾经我借庐山之景观赏过那雪景。

今日来到这洛阳城,恰逢六月天,突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曾到过此地,而当时是大雪纷飞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写香炉峰顶人迹罕至,曾经我借庐山之景观赏过那雪景。第二句写今天来到这洛阳城,恰逢六月天,突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曾到过此地,而当时是大雪纷飞的景象。第三句点出洛阳是六朝古都,当年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繁华已不再,只有那残阳如血、长河落日的悲凉景色依旧存在。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人由登高望远联想到历史的兴衰更替,由眼前的盛衰感慨到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