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雪工夫久已无,引锥自刺一何愚。
青灯一盏书狼藉,画作金陵瞌睡图。
【解析】
“映雪工夫”意为:映雪功夫。“引锥自刺”意为:用锥子刺自己的手指,形容非常愚蠢。“青灯一盏书狼藉”意为:一盏青油灯下,书本散乱。“画作金陵瞌睡图”意为此诗是描绘了作者在金陵的一幅图画。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诗句进行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出关键语句,最后点明主旨即可。
【答案】
译文:在金陵郡斋夜坐,漏箭已过二十刻才罢,与黄观相谈甚欢,直到烛光渐昏才各自就寝。后因事被召回,又过了一段时日,才再次回到同郡居住。于是经时不见,追忆当时曾有四句云:“映雪工夫久已无,引锥自刺一何愚!青灯一盏书狼藉,画作金陵瞌睡图。”
赏析:这是一首写闲居生活和感慨的诗。诗人在金陵郡斋夜坐,漏箭已过二十刻才罢,与黄观相谈甚欢,直到烛光渐昏才各自就寝。后因事被召回,又过了一段时日,才再次回到同郡居住。于是经时不见,追忆当时曾有四句云:“映雪工夫久已无,引锥自刺一何愚!青灯一盏书狼藉,画作金陵瞌睡图。”
“映雪工夫久已无,引锥自刺一何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当年在雪地上读书的时候,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如今连针都不用自己刺了,真是太愚蠢了。这里用了“映雪”这个典故,意思是说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孜孜以求,而“映雪工夫久已无”,则表示他年老力衰,不再能象少年时期一样专心致志地学习,而是开始做其他的事情。“画堂西角桂影里,朱帘绣柱围金屋”(《秋宿湘江遇雨》),这里的“自刺”就是用针扎自己的手指,表现了他晚年的孤寂与无聊,也表现了他的自嘲。这种自嘲的意味是很浓的。
“青灯一盏书狼藉”,意思是说一盏青油灯下,书本散乱。这里的“灯”字,既指青灯,也是“灯”的代称。这盏灯下的书,显然不是一本两本,而是很多很多的。“狼藉”,形容书籍杂乱无序的样子。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
“画作金陵瞌睡图”,意思是此诗是描绘了作者在金陵的一幅图画。《全唐诗话》记载,杜甫晚年居住在金陵(今南京),曾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以纪其事:“将军得石壁,画马出新意。世人徒见君状画,猛兽亦食人。君画肉应俗,不画肉不合神。亲除三数墨,灭点四五青。可怜韩干没,贵杀张僧清。”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此时他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雄心壮志,过着寄人篱下、寄食于人的生活。所以,在这幅图画中,他将自己喻为一个瞌睡的人(即睡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