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松柏日夜长,屋下儿孙渐满堂。
当时侍傍五男子,考叔之羹曾未尝。

【注释】

存没口号:指人死后,活着的人对死者的纪念。陶山:地名。考叔之羹:《诗经·邶风》篇名。曾尝:曾经。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时年八十五岁,诗人以松柏自喻,表示自己的高洁品格。他希望儿子能像当年侍奉自己那样侍奉母亲,表达了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对母亲的深情厚意。

首句“陶山松柏日夜长”,用陶山的松、柏来比喻自己的品德,表明诗人对自己品德的自信。

次句“屋下儿孙渐满堂”,是说家中子孙已经多得连屋都放不下了。这是说诗人一生辛苦,培养了许多子孙。

第三句“当时侍傍五男子”,回忆当年五个儿子在身边服侍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儿孙的慈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坎坷、世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一句“考叔之羹曾未尝”是说,当年的五兄弟中,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考叔那样的孝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子侄们的失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的儿子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