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婆娑种月华,夜阑依旧护风沙。
今年不往扬州过,曾看夫人庙里花。
【注释】
婆娑:形容树的枝叶繁茂,也形容人的舞姿轻盈。月华:月光照耀下的花,这里指梅花。夜阑:深夜。风沙:风和沙尘。曾:曾经。夫人庙:祭祀杨玉环的庙。
【译文】
一树婆娑般种着月色一样的梅花,夜深了依然护卫着风沙。今年我不再前往扬州赏梅,却曾在夫人庙里观赏过梅花。
【赏析】
《琼花》诗是诗人于公元1076(宋神宗熙宁九年)春天在扬州所做。当时诗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扬州,心情郁闷。这年冬天,他来到扬州游览名胜古迹,欣赏了琼花的风姿,写下此诗以自遣。
首句写梅花盛开的景象,“婆娑”二字极写梅花姿态之优美。次句写夜深人静时,梅花仍然傲霜斗雪,不惧风沙。“夜阑”即深夜,用来形容时间之晚。“护”字既写出梅花不畏寒冷、顽强生存的品格,同时又表现出诗人自己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词。诗人说,今年我不再到扬州来欣赏琼花了,因为我曾经在这里看到夫人庙里的琼花,那是他与王弗相会的地方啊!“夫人”,指的是王弗。王弗是宋代著名女诗人,也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她在丈夫去世后,一直守节而活,后来成为苏轼晚年生活的主要伴侣之一。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将梅花的清高品格比作自己的人格修养,表达了对妻子王弗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