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
未知蟋蟀缘何事,床下微吟不暂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主旨;然后分析诗中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及表现手法的运用,如意象塑造、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最后结合诗句赏析。
(1)
首句“秋晓闻鹤唳一声”中的“晓”指天明,“唳”指雄鸡啼鸣之声。此句写诗人清晨起床,听见远处传来了鹤的叫声。“落月衔栖露乍零”,是说月亮刚刚隐没,露水刚刚被染湿,就又听到远处传来鹤声。两句都是写听觉的感受。“竹间孤唳入青冥”,这句写的是视觉感受,鹤鸣声传进竹林深处,声音进入青天,令人心醉神怡。“孤”字用得妙,点明了鹤鸣声在空旷的竹林中回响,突出了鹤声的清高与悠扬。
(2)
颔联“未知蟋蟀缘何事,床下微吟不暂停”,是说不知道蟋蟀为什么如此悲鸣,蟋蟀在下面床上低声吟唱,好像不停地弹奏着琴弦。“缘何事”,即不知为什么,“微吟”指蟋蟀低声吟唱,“不暂停”表明它不停歇,反复咏叹。这两句是写蟋蟀的悲鸣之声,通过描写蟋蟀的叫声来衬托鹤的哀鸣。“蟋蟀”二字用得极好,既点明了蟋蟀,也烘托出鹤的哀鸣,使鹤鸣显得凄凉。
(3)
尾联“不知蟋蟀缘何事,床下微吟不暂停”,诗人对蟋蟀鸣叫的原因作了猜测,认为蟋蟀之所以如此悲鸣,是因为有心事。“床下微吟不暂停”,“床”在这里指的是书桌前的矮榻,“微吟”是指蟋蟀的鸣叫,“不暂停”表明它不停地吟唱个不停。这两句是说蟋蟀之所以不断吟唱,是因为有心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答案】
译文:
清晨醒来,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鹤的叫声。月亮刚刚隐没,露水刚刚被染湿,又听到远处传来鹤声。竹林中一片寂静,只听得
见那一声声鹤鸣,它们的声音传进青天,令人心醉神怡。不知道蟋蟀为什么会这样悲鸣,它在下面床上低声吟唱,好像不
停地弹奏着琴弦。蟋蟀的鸣叫似乎是因为它有心事。诗人对蟋蟀鸣叫的原因作了猜测,认为蟋蟀之所以如此悲鸣,是因
为有心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赏析:
本诗描写了秋晓时分,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鹤的叫声。他听到鹤叫声后,联想到夜深人静之时,自己独处一室,没有
只有蟋蟀在床边低吟,似乎有心事似的,不由得发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