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生宫阙雾蒙蒙,万骑龙飞幸越中。
在野三闾君不顾,乘轩卫鹤懿何功。
虽知四海同文久,未合中原武备空。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咏古抒怀。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一句,押韵为“上平二冬”。
第一句:宫阙,指帝王的宫殿。“尘生宫阙雾蒙蒙”,意思是说皇宫里烟雾缭绕,显得朦胧不清。“万骑龙飞幸越中”,意为皇帝驾临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这里用“龙飞”形容皇帝威武雄壮。这两句是诗人对南宋高宗赵构南渡时情景的描述。“龙飞”是“乘龙之飞”,“龙”在这里代指皇帝,“幸”就是“到”。“越”指浙江的越州,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地区。
第二句:三闾,指屈原。“在野三闾君不顾”,意思是说屈原虽然被流放到荒僻的地方,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肯苟且偷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赞美之情。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大夫,以忧国忧民闻名,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三闾”是古代楚国的三个地方长官名,这里代指屈原。“君不顾”是说屈原虽然被流放,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肯苟且偷生。这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赞扬。
第三句:卫鹤,指卫懿公。《论语》记载,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懿公爱鹤而不爱牛,他派人把鹤杀了来祭神,结果百姓怨声载道。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示出自己对统治者不能体察民众疾苦的批评。
第四句:文久,指文化长久流传。“虽知四海同文久”,意思是说虽然知道中华文化已经长久流传,但中原地区的战备却依然空虚。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
第五句:“麟阁”,指麒麟阁。东汉班固《汉书》中记载,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后,在未央宫建麒麟阁表彰功臣,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诗人在这里用“麟阁”作为典故,表示出自己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第六句:武备,指军事防备。“未合中原武备空”,意思是说中原地区的战备仍然空虚,没有实际的军事准备。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看法。
第七句:夜原,指野外的原野。“星落夜原妖气满”,意思是说夜晚的原野上充满了妖气,星星也坠落了。诗人借用这个景象,表现出一种荒凉悲凉的意境。
第八句:汉家,指汉朝。“汉家麟阁待英雄”,意思是说汉朝的麒麟阁曾经等待英雄的出现,但现在却没有英雄出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①本诗为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②全诗通过描写南宋高宗南渡时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伤。③前四句主要写景。首联先写宫廷的阴霾,再写皇帝南渡的情况;颔联点明“三闾君不顾”的原因;颈联由楚王杀鹤的故事引出卫懿公杀牛的故事;末联则由麟阁引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④中间四句主要是抒情。前两联主要表达诗人对统治者不能体察民众疾苦的不满;三四联表达诗人对于中原战备空虚的感慨以及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期待。⑤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汉家”一词既承接了开头的“临安自述”,又引出了后面的历史典故,同时“待英雄”一词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