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初起晓光浮,吟笛啼猿亦暗羞。
清动月华犹满树,冷呼山色欲归楼。
时萦别馆侵灯过,偶带凉飔入梦流。
谁会酒醒倾耳听,近来沙塞不吹秋。

闻晓角

一声初起晓光浮,吟笛啼猿亦暗羞。

清动月华犹满树,冷呼山色欲归楼。

时萦别馆侵灯过,偶带凉飔入梦流。

谁会酒醒倾耳听,近来沙塞不吹秋。

【注释】:

  1. 闻晓角: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
  2. 一声初起晓光浮:一声号角刚刚响起,晨光就映照在水面上。
  3. 吟笛啼猿亦暗羞: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也感到有些害羞,因为号角声很响亮。
  4. 清动月华犹满树:月光洒满了树林,使得树叶都显得明亮起来。
  5. 冷呼山色欲归楼:号角声让周围的山色都变得更加清晰,仿佛它们要回到楼上一样。
  6. 时萦别馆侵灯过:号角声时而回荡在离别的旅馆中,让人忍不住想起曾经在这里度过的时光。
  7. 偶带凉飔入梦流:偶尔有微风带着凉意进入梦境,让人感受到夜晚的美好。
  8. 谁会酒醒倾耳听:谁会在这个时候醒来,去倾听那美妙的号角声呢?
  9. 近来沙塞不吹秋:最近听不到号角声了,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号角声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号角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激昂的画面。全诗以“闻晓角”为题,从清晨到夜晚的时间变化,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号角声的喜爱之情。
    一、首句:“一声初起晓光浮”,描述了号角声响起的时刻,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水面。这里的“初起”二字,既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又暗示了号角声的清脆悠扬,给人一种清新而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浮”字也形象地描绘了阳光在水中摇曳的样子,增添了一份动态美。
    二、次句:“吟笛啼猿亦暗羞”,进一步描绘了号角声引发的各种反应。诗人巧妙地用“暗羞”来形容自己听到号角声的心情,既表达了自己的害羞之情,又体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三、第三句:“清动月华犹满树”,继续描绘了号角声带来的影响。月光洒在树木上,使树叶都显得明亮起来。这里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又与前两句形成了一种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完整和谐。
    四、第四句:“冷呼山色欲归楼”,进一步描绘了号角声引发的其他反应。山色变得清晰可见,仿佛它们要回到楼上一样。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还表达了诗人对号角声的喜爱之情。
    五、第五句:“时萦别馆侵灯过”,描绘了号角声时而回荡在离别的旅馆中的情景。这里的“时萦”二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号角声的持久性。这种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
    六、第六句:“偶带凉飔入梦流”,描绘了偶尔有微风带着凉意进入梦境的情景。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动感,还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生命力。
    七、第七句:“谁会酒醒倾耳听”,提出了一个疑问。谁在这个时候会醒来,去倾听那美妙的号角声呢?这里的提问不仅引导读者思考,还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八、第八句:“近来沙塞不吹秋”,表达了一种感慨。最近听不到号角声了,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变化。这种表达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又使得整首诗更加完整。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号角声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