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中秋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 注释:”幽兴”指深远的情感或兴趣,”苦相引”意味着深深地被吸引并感到痛苦。”水边行复行”描述了在河边徘徊的情景。
  • 译文:深远的兴趣使我深陷其中,我在河边不断地徘徊。
  1.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 注释:”今夜月”指的是当前的月亮。”动几人情”是指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 译文:我不知道今夜的月光是否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1.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 注释:”光逼”指的是月光明亮到足以驱赶萤火虫,”流萤断”形容萤火虫的光芒因为月光而被打断。”寒侵宿鸟惊”是指寒冷的月光让夜晚的鸟儿感到惊慌。
  • 译文:明亮的月光把飞舞的萤火虫的光都给挡住了,寒冷的月光让夜鸟感到惊慌。
  1.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 注释:”欲归”表示想要返回家去。”犹未忍”表示虽然想要回家,但仍然不忍心离开。”清露滴三更”描述的是深夜时分,露水滴滴答答地落下。
  • 译文:尽管很想回去,却仍然不忍心离开,深夜里,露水一滴一滴地落在了寂静的夜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节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诗中的”幽兴苦相引”和”欲归犹未忍”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依恋。而”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则揭示了月光对于人们情感的影响,让人感受到月亮的美丽与它所触及人心的力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