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字登善,通直散骑常侍亮子。隋大业末,为薛举通事舍人。仁杲平,授秦王府铠曹参军。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十五年,帝将有事太山,至洛阳,星孛太微,犯郎位。遂良谏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古初,方告成岱宗,而彗辄见,此天意有所未合。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年,臣愚愿加详虑”帝寤,诏罢封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刘洎曰“使遂良不记,天下之人亦记之矣”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诗句
1.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
- 注释: 《新唐书》是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著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唐初的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历史。“传记”指的是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评价的记录。
2. 隋大业末,为薛举通事舍人
- 注释: 隋朝末年(即大业末年),褚遂良担任过薛举的通事舍人。通事舍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负责接待宾客、传达命令等。这里的“薛举”是指隋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后来成为唐朝的一员重臣。
3. 仁杲平,授秦王府铠曹参军
- 注释: 仁杲平定之后,褚遂良被任命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秦王府铠曹参军。铠曹,是古代军队中负责铠甲管理的官员。在这里,“秦王府”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东宫,即太子府。
4. 贞观中,累迁起居郎
- 注释: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褚遂良不断升迁,最终成为起居郎。起居郎是古代官史的一种,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
5. 博涉文史,工隶楷
- 注释: 褚遂良学识渊博,涉猎广泛,擅长书法中的隶书和楷书,这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两个重要分支。
6. 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
- 注释: 唐太宗李世民曾叹息说:“虞世南去世后,没有人可以与我讨论书法。”虞世南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在当时被认为达到了极致的水平。这句诗表明了虞世南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7. 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
- 注释: 魏徵(580—643)是唐朝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他推荐褚遂良侍奉皇帝。侍书是古代皇帝身边的一种职位,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论和决策,以及处理文书工作。
8. 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
- 注释: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广泛购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全国各地的人都争相献上自己的作品,但由于缺乏鉴定真伪的专家,很难分辨出真假。
9. 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 注释: 褚遂良独自论述所献书法作品的来源,没有差错或虚假之处。这句话说明了褚遂良在鉴别真伪方面的能力非常出色。
10. 十五年,帝将有事太山,至洛阳,星孛太微,犯郎位。
- 注释: 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准备到泰山祭祀,到达洛阳时,发现一颗星星异常,出现在太微垣的位置,侵犯了郎位。郎位是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中的一个特定位置,这颗星的出现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
11. 遂良谏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古初,方告成岱宗,而彗辄见,此天意有所未合。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年,臣愚愿加详虑”帝寤,诏罢封禅。
- 注释: 褚遂良劝说皇帝:“陛下治理国家,推翻暴政,功德超越古代帝王;现在您正在完成泰山祭祀的大典,然而彗星突然出现,这可能是上天有未尽之意。昔日汉武帝举行泰山祭礼时,犹豫拖延了数年的时间,臣下希望陛下能够深思。”皇帝听后觉悟,于是下令停止泰山封禅典礼。
12.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 注释: 褚遂良升任谏议大夫,并且兼任了记录皇帝言行起居事务的官职。谏议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向皇帝提供意见并参与政治决策。
13. 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刘洎曰“使遂良不记,天下之人亦记之矣”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 注释: 皇帝问褚遂良:“你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起居,一般人是否能看到这些记录?”褚遂良回答说:“如今的起居记录类似于古代的左右史,记录善恶之事,提醒君主不要做违法的事情。但历史上没有听说天子自己亲自阅读史书的。”皇帝又问:“如果我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是否一定会记录下来呢?”褚遂良回答说:“坚守诚信之道不如忠于自己的职责。我的职责是记录文字,君主的言行也必须记录下来。刘洎说:‘如果让褚遂良不记录这些信息,那么天下的人也会记录下来的。’皇帝说:‘我的三个原则:一是借鉴前朝的成败得失作为经验;二是提拔好人共同成就政治;三是斥退小人远离谗言。我希望我能做到这三点,但也希望史官们不会记录我的过错。”
赏析
褚遂良是一位忠诚于国家、正直无私的历史人物。他在唐太宗时期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如太史令、中书舍人等,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贞观年间,褚遂良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和尊重。他不仅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在《资治通鉴》中,对于褚遂良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