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赵王复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秦将诈为二世书以招良。良得书未信,还之邯郸,益请兵。未至,道逢赵王姊出饮,从百馀骑,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李良。李良素贵,起,惭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天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赵王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请追杀之!”李良已得秦书,固欲反赵,未决,因此怒,遣人追杀王姊,因将其兵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赵王、邵骚。赵人多为张耳、陈馀耳目者,以故二人独得脱。
陈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起兵,围东海守于郯。陈王闻之,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赵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赵王复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秦将诈为二世书以招良。良得书未信,还之邯郸,益请兵。未至,道逢赵王姊出饮,从百余骑。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
赏析:
在《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中,赵李良平定了常山后返回赵地,向赵王报告了他所取得的成就。随后他继续率领部队攻打太原。当他的军队行至石邑时,秦军已经布防在那里,阻止了李良的进军。面对这样的情况,秦将伪造了二世的书信企图招募李良。李良虽然收到了信件但没有立即相信,而是选择返回邯郸请求增援。
当他到达时却遇到了意外的情况——他的姐姐赵王的女儿也恰好外出饮酒,并携带着一百多名随从。看到李良后,赵王的女儿误以为他是赵王本人,因此对他进行了致敬。李良感到困惑和羞愧,因为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反而因为自己的地位低微而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等级制度的混乱以及人们之间的互相猜忌和误解。同时,它也展示了李良的智慧和勇气,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但在面对困境时仍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此外,这个故事也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犯下错误或误解他人,但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应对和纠正这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