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封皇后父屯骑校尉阴纲为吴防侯,以特进就第。
六月,旱,蝗。
秋,八月,鲜卑寇肥如,辽东太守祭参坐沮败,下狱死。
闰月,辛巳,皇太后窦氏崩。初,梁贵人既死,宫省事秘,莫有知帝为梁氏出者。舞阴公主子梁扈遣从兄襢奏记三府,以为“汉家旧典,崇贵母氏,而梁贵人亲育圣躬,不蒙尊号,求得申议。”太尉张酺言状,帝感恸良久,曰:“于君意若何?”酺请追上尊号,存录诸舅。帝从之,会贵人姊南阳樊调妻嫕上书自讼曰:“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愿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归本郡。”帝引见嫕,乃知贵人枉殁之状。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丙申,葬章德皇后。
资治通鉴 · 卷四十八 · 汉纪四十
五月,封皇后父屯骑校尉阴纲为吴防侯,以特进就第。
六月,旱,蝗。
秋,八月,鲜卑寇肥如,辽东太守祭参坐沮败,下狱死。
闰月,辛巳,皇太后窦氏崩。初,梁贵人既死,宫省事秘,莫有知帝为梁氏出者。舞阴公主子梁扈遣从兄襢奏记三府,以为“汉家旧典,崇贵母氏,而梁贵人亲育圣躬,不蒙尊号,求得申议。”太尉张酺言状,帝感恸良久,曰:“于君意若何?”酺请追上尊号,存录诸舅。帝从之,会贵人姊南阳樊调妻嫕上书自讼曰:“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愿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归本郡。”帝引见嫕,乃知贵人枉殁之状。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丙申,葬章德皇后。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史书。通过对《资治通鉴·卷四十八·汉纪四十》的深入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和帝永元四年的诸多重要事件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皇帝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予北匈奴于除印绶,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屯驻伊吾,这是模仿南单于先例的行为。这种军事行动体现了朝廷对外扩张的决心和策略,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永元四年春,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灾害。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水利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灾和蝗灾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永元四年八月,鲜卑人入侵肥如城,导致辽东太守祭参因战败被逮捕并处死。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边防防御的重要性。朝廷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加强边防力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急能力。这些努力有效遏制了敌人的进攻势头,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关于皇太后窦氏的去世,虽然宫中保密,但梁贵人的女儿梁扈和她的从兄襢通过上书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请求给予申议的机会。这表明了宫廷内部仍然存在着对某些事件的敏感和关注。
《资治通鉴·卷四十八·汉纪四十》是研究汉代政治、军事和社会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深入阅读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影响,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历史文化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