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袁术亦自相离贰。术遣孙坚击董卓未返,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夺坚阳城。坚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引兵击昂,走之。袁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越为流矢所中死。公孙瓚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遂出军屯磐河,上疏数绍罪恶,进兵攻绍。冀州诸城多畔绍从瓚。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瓚从弟范,遣之郡,而范遂背绍,领勃海兵以助瓚。瓚乃自署其将帅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兗州刺史。又悉改置郡、县守、令。
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瓚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瓚。瓚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瓚,瓚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讻讠凶,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初,袁术之得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稍稍离散。既与袁绍有隙,各立党援以相图谋。术结公孙瓚而绍连刘表,豪桀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又与公孙瓚书曰:“绍非袁氏子。”绍闻大怒。

诗句:资治通鉴 · 卷六十 · 汉纪五十二

译文:当时关东的州郡为了争夺地盘和增强自身实力,互相竞争。袁绍和袁术也因此各自离心离德。在孙坚攻打董卓未归之际,袁绍让会稽周昂担任豫州刺史,并袭击夺取了孙坚的阳城。孙坚感叹:“我们一同举起义兵,将拯救社稷,但逆贼却即将破败而各自如此,我该与谁共同奋力呢?”于是率军进攻周昂,将其赶走。袁术派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击周昂,却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孙瓒愤怒地说:“我的兄弟死,祸乱起于袁绍。”于是他出兵驻守磐河,上疏数说袁绍的罪恶,进而进兵攻打袁绍。冀州的诸城大多背离袁绍,从公孙瓒处投靠。袁绍感到害怕,于是把所佩勃海太守印绶交给公孙瓒的叔父公孙范,并派他到郡中,而公孙范却背叛袁绍,率领勃海兵来支援公孙瓒。公孙瓒于是委任他的将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同时,他又重新设置郡、县的守、令。

注释:

  1. 资治通鉴(Zizhi Tongjian):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光主编。
  2.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3. 州、郡: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单位。
  4. 强:强大。
  5. 自相离贰:彼此之间相互疏远,不再联合。
  6. 阳城: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7. 会稽:古地区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8. 绍:指袁绍。
  9. 昂:指周昂。
  10. 袭夺:侵犯并夺取。
  11. 同举义兵:一同举起正义之师。
  12. 社稷:国家政权。此处指汉室。
  13. 逆贼:叛逆的贼人。
  14. 各若此:各自如此。
  15. 我当谁与戮力乎:我将与谁一道共同努力?
  16. 引兵击昂:率领部队攻打周昂。
  17. 走之:逃跑。
  18. 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袁绍派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打周昂。
  19. 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袁绍任命周昂为会稽刺史。
  20. 袭夺坚阳城:侵犯并夺取孙坚的阳城。
  21. 坚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孙坚感叹地说:“我们一同举起正义之师,将拯救汉室……”
  22. 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叛逆的贼人即将灭亡,但各自如此,我将会与谁一道努力?
  23. 引兵击昂,走之:带领军队攻打周昂,并将其赶走。
  24. 袁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袁术派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打周昂。
  25. 越为流矢所中死:公孙越被流箭射中身亡。
  26. 公孙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公孙瓒气愤地说:“我的兄弟死去,祸患起源于袁绍。”
  27. 遂出军屯磐河:于是出兵驻扎在磐河。
  28. 上疏数绍罪恶:上疏列举袁绍的罪恶。
  29. 进兵攻绍:进军攻打袁绍。
  30. 冀州诸城多畔绍从瓚:冀州的各个城池大多背离袁绍,归附公孙瓒。
  31. 绍惧:袁绍感到恐惧。
  32. 授瓚从弟范:把袁绍的侄子范交给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范。
  33. 领勃海兵以助瓚:率领勃海的军队来帮助公孙瓒。
  34. 瓚乃自署其将帅严纲为冀州刺史:公孙瓒亲自委任自己的将领严纲为冀州刺史。
  35. 田楷为青州刺史:公孙瓒委任田楷为青州刺史。
  36. 单经为兖州刺史:公孙瓒委任单经为兖州刺史。
  37. 又悉改置郡、县守、令:他又重新设置郡、县的守、令。
  38. 涿郡刘备:指东汉末年的军阀刘备。
  39. 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是刘备的家族背景。
  40. 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年少时贫困,与母亲一起以贩卖鞋子为生。
  41. 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身高七尺五寸,下垂至膝盖以下,回头看见自己的耳朵。
  42. 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他有远大的志向,寡言少语,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
  43. 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学习卢植的学问,因此前往依附公孙瓒。
  44. 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公孙瓒让刘备与田楷一起巡行青州立下战功。
  45. 因以为平原相:因此被任命为平原相。
  46. 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年轻时与河东的关羽、涿郡的张飞结为朋友。
  47. 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别统领各自的部下。
  48. 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刘备与关羽、张飞睡在同一张床上,感情如同兄弟。
  49. 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在众人面前,他侍立终日,跟随刘备周旋,不怕艰难危险。
  50. 袁绍: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后来成为曹操的对手。
  51. 袁术:袁绍的堂弟,后来自立为皇帝,势力范围很大。
  52. 自相离贰:彼此之间互相疏远。
  53. 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袁绍派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打周昂。
  54. 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袁绍任命周昂为会稽刺史。
  55. 绍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袁绍对公孙瓒说:“我的兄弟死了,祸患起源于我”。
  56. 袁术遣公孙越从助坚攻昂:袁术派遣公孙越去协助孙坚攻打周昂。
  57. 绍既与术有隙,各立党援以相图谋:袁绍与公孙瓒已经对立起来,各立自己的党羽作为盟友进行对抗。
  58. 术怒曰:“群竖不吾从从而我子也”(“绍非袁氏子”):“众小人不听从我,反而支持你们的孙子。”
  59. 绍闻大怒。(“绍闻之大怒”):袁绍听说后大怒。
  60. 袁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袁绍派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打周昂。
  61. 绍闻之大怒:袁绍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
  62. 绍怒曰:“群竖不吾从从而我子也”:袁绍愤怒地说:“你们这些小人不听从我的命令,反而支持你们的孙子。”
  63. 上疏数绍罪恶:袁绍上疏列举袁绍的罪行。
  64. 绍闻大怒。(“绍闻之大怒”):袁绍听说后非常生气。
  65. 公孙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公孙瓒愤怒地说:“我的兄弟死了,祸患起源于袁绍。”
  66. 公孙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公孙瓒愤怒地说:“我的兄弟死了,祸患起源于袁绍。”
  67. 公孙瓒怒曰:“余兄死”,祸起于“袁绍”:公孙瓒愤怒地说:“我的兄长死了,祸患起源于袁绍。”
  68. 上疏数绍罪恶,进兵攻绍:(“公孙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公孙瓒愤怒地说:“我的兄弟死了,祸患起源于袁绍;(“上疏数绍罪”)他上疏列举袁绍的罪行。”

赏析:
本文选自《三国志》中的一段记载,描述了东汉末年军阀之间的政治斗争和纷争事件。文中主要展现了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通过描述他们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文章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状态。此外,这段文字也是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