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自龟兹还至宜禾,秦凉州刺史梁熙谋闭境拒之。高昌太守杨翰言于熙曰:“吕光新破西域,兵强气锐,闻中原丧乱,必有异图。河西地方万里,带甲十万,足以自保。若光出流沙,其势难敌。高梧谷口险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波既穷渴,可以坐制。如以为远,伊吾关亦可拒也。度此二厄,虽有子房之策,无所施矣!”熙弗听。美水令犍为张统谓熙曰:“今关中大乱,京师存亡不可知。吕光之来,其志难测,将军何以拒之?”熙曰:“忧之,未知所出。”统曰:“光智略过人,今拥思归之士,乘战胜之气,其锋未易当也。将军世受大恩,忠诚夙著;立勋王室,宜在今日!行唐公洛,上之从弟,勇冠一时,为将军计,莫若奉为盟主以收众望,推忠义以帅群豪,则光虽至,不敢有异心也。资其精锐,东兼毛兴,连王统、杨璧,合四州之众,扫凶逆,宁王室,此桓、文之举也。”熙又弗听,杀洛于西海。
- 吕光自龟兹还至宜禾,秦凉州刺史梁熙谋闭境拒之。
- 高昌太守杨翰言于熙曰:“吕光新破西域,兵强气锐,闻中原丧乱,必有异图。河西地方万里,带甲十万,足以自保。若光出流沙,其势难敌。高梧谷口险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波既穷渴,可以坐制。如以为远,伊吾关亦可拒也。度此二厄,虽有子房之策,无所施矣!”
- 美水令犍为张统谓熙曰:“今关中大乱,京师存亡不可知。吕光之来,其志难测,将军何以拒之?” 熙曰:“忧之,未知所出。”
- 张统曰:“光智略过人,今拥思归之士,乘战胜之气,其锋未易当也。将军世受大恩,忠诚夙著;立勋王室,宜在今日!行唐公洛,上之从弟,勇冠一时,为将军计,莫若奉为盟主以收众望,推忠义以帅群豪,则光虽至,不敢有异心也。资其精锐,东兼毛兴,连王统、杨璧,合四州之众,扫凶逆,宁王室,此桓、文之举也。”熙又弗听,杀洛于西海。”
译文:
吕光从龟兹返回到宜禾,秦凉州刺史梁熙计划封闭边境抵抗他。高昌太守杨翰对梁熙说:“吕光刚刚击败了西域的部队,兵力强大士气高昂,听说中原发生混乱,一定有所图谋。河西地区距离中原万里,拥有十万兵马,足够自己保护自己。如果吕光出兵流沙,他的势力难以抵挡。高梧谷口是险要的地方,应该首先防守夺取水源;敌人一旦陷入困境口渴,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如果认为路途遥远,伊吾关也可以作为防线。经过这两次险境,即使有像韩信那样的策略,也没什么用。”梁熙没有听从杨翰的建议。
美水县令犍为人张统对梁熙说:“现在关中正在大乱,京城的安危无法预测。吕光的到来意图不易揣测,将军您该如何抵抗呢?”梁熙回答说:“担忧这件事,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张统说:“吕光智谋和策略超过常人,现在有愿意回归朝廷的士兵,他们带着胜利的士气,他们的锋芒还没有被挡住。将军您世代受到皇恩浩荡,忠诚之心早已建立;现在立下功勋,应该在今天!行唐公洛,您的堂弟,勇敢冠绝一时,为您考虑的话,不如拥护他为盟主以便获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推崇忠诚与正义来领导群雄,那么即使吕光来了,也不会有二心。依靠他的精锐军队,向东控制毛兴,联合王统、杨璧,集合四州之力,平定叛逆,安定王室。这是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举动。”梁熙仍然不听张统的意见,并在西海杀掉了行唐公洛。
赏析:
这段历史记载展现了梁熙面对强大的外敌时的策略思考和决策过程。梁熙起初对吕光的攻势持防御态度,但在杨翰的劝说下,开始考虑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张统提出的利用吕光内部矛盾和战略上的弱点来削弱其力量的建议,显示了他在深思熟虑后的战略眼光。然而,梁熙最终选择了拒绝这一建议,这反映出一种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尽管张统的策略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梁熙的决定也可能出于政治稳定和个人安全的考虑。此外,张统和杨翰的对话揭示了在乱世中寻求外援和支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