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在江陵,仲堪甚敬惮之。桓氏累世临荆州,玄复豪横,士民畏之,过于仲堪。尝于仲堪听事前戏马,以槊拟仲堪。仲堪中兵参军彭城刘迈谓玄曰:“马槊有馀,精理不足。”玄不悦,仲堪为之失色。玄出,仲堪谓迈曰:“卿,狂人也!玄夜遣杀卿,我岂能相救邪?”使迈下都避之;玄使人追之,迈仅而获免。
征虏参军豫章胡籓过江陵,见仲堪,说之曰:“桓玄志趣不常,每怏怏于失职,节下崇待太守,恐非将来之计也!”仲堪不悦。籓内弟同郡罗企生为仲堪功曹,籓退,谓企生曰:“殷侯倒戈以授人,必及于祸。君不早图去就,后悔无及矣!”
庚寅,立皇子德文为琅邪王,徙琅邪王道子为会稽王。
十二月,燕主垂还中山,以辽西王农为都督兗、豫、荆、徐、雍五州诸军事,镇鄴。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八·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392)
春,正月己巳朔,大赦。
译文:在春季的第一个工作日——正月初一,司马光时代的中国实行大赦。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玄:指桓玄,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
- 江陵:地点名称,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
- 仲堪:指殷仲堪,东晋时任荆州刺史。
- 马槊:指武器,此处特指马刀和长矛。
- 彭城刘迈:人名,为仲堪的下属。
- 殷侯:指殷仲堪,“侯”是对高官的一种尊称。
- 罗企生:人名,殷仲堪的内弟,同郡人。
- 燕主垂:指前燕国的君主慕容垂,其国曾一度控制了今天的山西一带。
- 辽西王农:指慕容垂任命的辽东王慕容农,后来被任命为都督兖、豫、荆、徐、雍五州诸军事。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东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动态。桓玄,作为东晋的重要人物,其野心和权力欲逐渐显露,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冲突和军事行动。诗中提到的“大赦”和“马槊有馀,精理不足”,可能暗示了桓玄与殷仲堪之间的权力竞争及其引发的紧张局势。同时,诗中的地理位置描述和人物关系描绘,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