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安南将军强熙、镇远将军杨多叛,推窦冲为主。后秦主兴自将讨之,军至武功,多兄子良国杀多而降,熙奔秦州,冲奔汧川,汧川氐仇高执送之。
三河王光以子覆为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西域大都护,镇高昌,命大臣子弟随之。
八月,己巳,尊皇太妃李氏为皇太后,居崇训宫。
西燕主永困急,遣其子常山公弘等求救于雍州刺史郗恢,并献玉玺一纽。恢上言:“垂若并永,为患益深,不如两存之,可以乘机双毙。”帝以为然,诏青、兗二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救之。楷,亮之孙也。永恐晋兵不出,又遣其太子亮为质;平规追亮,及于高都,获之。永又告急于魏,魏王珪遣陈留公虔、将军庾岳帅骑五万东渡河,屯秀容,以救之。虔,纥根之子也。晋、魏兵皆未至,大逸豆归部将伐勤等开门内燕兵,燕人执永,斩之,并斩其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三十馀人,得永所统八郡七万馀户及秦乘舆、服御、伎乐、珍宝甚众。燕主垂以丹杨王瓚为并州刺史,镇晋阳;宜都王凤为雍州刺史,镇长子。永尚书仆射昌黎屈遵、尚书阳平王德、秘书监中山李先、太子詹事渤海封则、黄门郎太山胡母亮、中书郎张腾、尚书郎燕郡公孙表皆随才擢叙。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史学著作,由宋代的司马光主编。全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诗歌原文: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八 · 晋纪三十
后秦安南将军强熙、镇远将军杨多叛,推窦冲为主。后秦主兴自将讨之,军至武功,多兄子良国杀多而降,熙奔秦州,冲奔汧川,汧川氐仇高执送之。
译文:
在后秦的混乱时期,安南将军强熙和镇远将军杨多背叛了后秦,并推举他们的将领窦冲为领袖。后秦主姚兴亲自率兵征讨他们,军队到达武功时,杨多的哥哥的儿子杨良国杀死杨多并向后秦投降,强熙逃到了秦州,窦冲则逃到了汧川,当地氐族人仇高将他抓获,并将其献给后秦。
关键词解析: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中国历史,共1362卷。
- 卷一百零八:指的是这部史书中的第108卷。
- 晋纪三十:这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后秦时期的第三十年。
- 后秦:这是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存在于公元384年至416年。
- 安南将军:古代官名,掌管边境的军事事务。
- 后秦主兴:这是后秦的皇帝,即姚兴,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上述事件。
- 武功:古地名,今属陕西省。
- 杨多:后秦将领,叛乱的领导者之一。
- 窦冲:被推举为领袖的人物。
- 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 汧川: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
- 氐族人:古代汉族以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
- 献:此处指将仇高抓获并献给后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后秦时期的动荡局势和内部纷争。通过描述后秦将领的背叛、战役以及各势力间的互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安。同时,诗中所提及的人物如姚兴、杨多等都代表了当时的政治中心人物,他们的命运和选择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