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五年(己酉,公元四六九年)
春,正月,癸亥,上耕籍田,大赦。
沈文秀守东阳,魏人围之三年,外无救援,士卒昼夜拒战,甲胄生虮虱,无离叛之志。乙丑,魏人拔东阳,文秀解戎服,正衣冠,取所持节坐斋内。魏兵交至,问:“沈文秀何在?”文秀厉声曰:“身是!”魏人执之,去其衣,缚送慕容白曜,使之拜,文秀曰:“各两国大臣,何拜之有!”白曜还其衣,为之设馔,锁送平城。魏主数其罪而宥之,待为下客,给恶衣、疏食;既而重其不屈,稍嘉礼之,拜外都下大夫。于是青、冀之地尽入于魏矣。二月,己卯,魏以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白曜抚御有方,东人安之。
魏自天安以来,比岁旱饥,重以青、徐用兵,山东之民疲于赋役。显祖命因民贫富,为三等输租之法,等为三品:上三品输平城,中输它州,下输本州。又,魏旧制:常赋之外,有杂调十五;至是悉罢之,由是民稍赡给。

诗句:资治通鉴·宋纪十四

译文:

春天,正月癸亥,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五年(己酉,公元四六九年)春,正月癸亥,太宗亲自耕种并祭祀籍田,宣布大赦天下。

赏析:

沈文秀在东阳坚守了三年,外无救援,士卒昼夜拒战,甲胄生虮虱,但是却没有一人叛离。乙丑,魏人拔东阳,文秀解戎服,正衣冠,取所持节坐斋内。北魏军队到来后,询问:“沈文秀在哪里?”文秀高声回答:“我就是!”魏军将他擒住,除去他的衣帽,捆绑后送至慕容白曜处,让他向其行礼,文秀说:“两国大臣之间何须行拜礼!”白曜还回他的衣帽,设宴招待他,并将其锁送平城。北魏主数其罪而赦免之为下客,供给粗劣的衣服和食物;随后因他坚贞不屈的态度稍加褒奖,任命他为外都下大夫。于是青、冀之地尽入于魏。

注解:

  1. 资治通鉴:宋代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 卷一百三十二:指《资治通鉴》中的具体一卷。
  3.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五年(己酉,公元四六九年):这是宋朝的年号,也是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五年的年份。
  4. 籍田:古代帝王在春季举行农事活动时,会在田地里耕地以示敬天。
  5. 亲耕:亲自参与耕作的行为。
  6. 大赦:国家或政府对犯罪者或有罪之人进行宽恕并减免刑罚。
  7. 沈文秀:宋朝官员名,曾任东阳郡守。
  8. 魏人围之三年:魏国人连续攻击东阳郡长达三年。
  9. 魏人拔东阳:魏国军队攻陷东阳郡。
  10. 文秀解戎服:沈文秀脱去军装。
  11. 正衣冠:整理衣冠,表示庄重、严肃。
  12. 取所持节坐斋内:沈文秀取回所持的符节坐在斋室中。
  13. 魏兵交至:魏国士兵到达。
  14. 各两国大臣:指双方的臣子。
  15. 何拜之有:为什么需要行礼拜你?
  16. 青、徐用兵:指青州和徐州的军事冲突。
  17. 显祖命因民贫富,为三等输租之法:拓跋焘根据民众的贫富情况,实行三种不同等级的纳税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