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忧惧,密与袁粲、褚渊谋废立。粲曰:“主上幼年,微过易改。伊、霍之事,非季世所行;纵使功成,亦终无全地。”渊默然。领军功曹丹阳纪僧真言于道成曰:“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道成然之。
或劝道成奔广陵起兵。道成世子赜,时为晋熙王长史,行郢州事,欲使赜将郢州兵东下会京口。道成密遣所亲刘僧副告其从兄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曰:“人多见劝北固广陵,恐未为长算。今秋风行起,卿若能与垣东海微共动虏,则我诸计可立。”亦告东海太守垣荣祖。善明曰:“宋氏将亡,愚智共知,北虏苦动,反为公患。公神武高世,唯当静以待之,因机奋发,功业自定,不可远去根本,自贻猖蹶。”荣祖亦曰:“领府去台百步,公走,人岂不知!若单骑轻行,广陵人闭门不受,公欲何之!公今动足下床,恐即有叩台门者,公事去矣。”纪僧真曰:“主上虽无道,国家累世之基犹为安固。公百口,北度必不得俱。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公为逆,何以避之!此非万全策也。”道成族弟镇军长史顺之及次子骠骑从事中郎嶷,皆以为:“帝好单行道路,于此立计,易以成功;外州起兵,鲜有克捷,徒先人受祸耳。”道成乃止。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三十四 · 宋纪十六
译文:道成担忧恐惧,密与袁粲、褚渊商议废立。袁粲说:“皇上年幼,过失很容易改正。伊尹、霍光的事,不是季世所行;即使功成,最终也无全地。”褚渊默然。领军功曹丹阳纪僧真对道成说:“现在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能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道成然之。
注释:本段描述了道成在面临国家危难时的忧虑和焦虑,以及他与袁粲、褚渊等人商议废立之事的经过。同时,也提到了纪僧真等人劝诫道成保持冷静,等待时机的建议。
赏析:此诗通过描述道成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忧虑与决断,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在困境中的智慧与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历史兴衰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政治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