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以朔方节度副使张昙性刚率,谓其以武人轻己,衔之;孔目官吴曜为子仪所任,因而构之。子仪怒,诬奏昙扇动军众,诛之。掌书记高郢力争之,子仪不听,奏贬郢猗氏丞。既而僚佐多以病求去,子仪悔之,悉荐之于朝,曰:“吴曜误我。”遂逐之。
常衮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昔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病,俟报政而用之。”
◎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七七九年
春,正月,壬戌,以李泌为澧州刺史。
二月,癸未,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薨。有子十一人,以其侄中军兵马使悦为才,使知军事,而诸子佐之。甲申,以悦为魏博留后。
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残好色,将吏妻女美者,多逼淫之,悉以军政委妹婿节度副使张惠光。惠光挟势暴横,军州苦之。忠臣复以惠光子为牙将,暴横甚于其父。左厢都虞候李希烈,忠臣之族子也,为众所服。希烈因众心怨怒,三月,丁未,与大将丁暠等杀惠光父子而逐忠臣。忠臣单骑奔京师,上以其有功,使以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留京师;以希烈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以永平节度使李勉兼汴州刺史,增领汴、颖二州,徙镇汴州。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唐纪四十一
郭子仪以朔方节度副使张昙性刚率,谓其以武人轻己,衔之;孔目官吴曜为子仪所任,因而构之。子仪怒,诬奏昙扇动军众,诛之。掌书记高郢力争之,子仪不听,奏贬郢猗氏丞。既而僚佐多以病求去,子仪悔之,悉荐之于朝,曰:“吴曜误我。”遂逐之。常衮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昔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病,俟报政而用之。” 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七七九年
春,正月,壬戌,以李泌为澧州刺史。二月,癸未,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薨。有子十一人,以其侄中军兵马使悦为才,使知军事,而诸子佐之。甲申,以悦为魏博留后。
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残喜色,将吏妻女美者多逼淫之,悉以军政委妹婿节度副使张惠光。惠光挟势暴横,军州苦之。忠臣复以惠光子为牙将,暴横甚于其父。左厢都虞候李希烈,忠臣族子也,为众所服。希烈因众心怨怒,三月,丁未,与大将丁暠等杀惠光父子而逐忠臣。忠臣单骑奔京师,上以其有功,使以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留京师;以希烈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以永平节度使李勉兼汴州刺史,增领汴、颖二州,徙镇汴州。
郭子仪因为朔方节度副使张昙性情刚直严厉,认为他以武将的身份轻视自己,心中怀恨。孔目官吴曜被郭子仪所信任,因此构陷吴曜谋反。郭子仪愤怒之下,诬告张昙煽动军队哗变,将其处死。掌书记高郢极力为其辩护,但郭子仪不听,最终将高郢贬为猗氏丞。不久之后,其他官员也因为生病等原因纷纷请求离职离去,郭子仪对此感到后悔不已,于是将这些人全部推荐给朝廷,并说道:“吴曜误我。”最终将这些人全部驱逐出去。
常衮向皇帝进言说:“陛下一直想要重用李泌,从前汉宣帝想要任命人为公卿,必须先试用治理百姓的能力,建议暂且任命李泌为刺史,让他熟悉了解人间的利弊得失,等有了政绩之后再任用他。” 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七七九年
春,正月,壬戌,李泌被任命为澧州刺史。二月,癸未,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去世。田承嗣共有十个儿子,其中九个儿子中,他的侄子中军兵马使田悦担任了才能出众的人,让他管理军队事务,其他的九个儿子则辅佐他。甲申,田悦被任命为魏博留后。
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婪残暴喜欢女色,对将领的妻子女儿容貌美丽的人大多进行逼迫和淫乱,将所有的军队政事都交给了他的妹夫节度副使张惠光来处理。张惠光仗着自己的权势横行霸道,让整个魏博地区的军队和州府都深受其害。李忠臣又任命他的外甥李希烈为牙将。李希烈在军队中的威权超过了他的父亲。左厢都虞候李希烈是李忠臣的族弟,深受众人的敬服。李希烈趁众人的怨怒之心,在三月,丁未,联合大将丁暠等人杀死了张惠光父子并驱逐了李忠臣。李忠臣孤身一人骑马逃往京城洛阳,皇上因为他立下战功,派他去担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留在京城洛阳;同时任命李希烈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又将永平节度使李勉兼任汴州刺史,增加汴州、颖州的管辖范围,调往汴州担任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