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泚之称帝也,兵部侍郎刘乃卧病在家,泚召之,不起。使蒋镇自往说之,凡再往,知不可诱胁,乃叹曰:“镇亦忝列曹,不能舍生,以至于此,岂可复以己之腥臊污漫贤者乎!”歔郗而返。乃闻帝幸山南,搏膺大呼,自投于床,不食,数日而卒。太子少师乔琳从上至盩厔,称老疾不堪山险,削发为僧,匿于仙游寺。泚闻之,召至长安,以为吏部尚书。于是朝士之窜匿者多出仕泚矣。
怀光遣其将孟保、惠静寿、孙福达将精骑趣南山邀车驾,遇诸军粮料使张增于盩厔。三将曰:“彼使我为不臣,我以追不及报之,不过不使我将耳。”因目增曰:“军士未朝食,如何?”增绐其众曰:“此东数里有佛祠,吾贮粮焉。”三将帅众而东,纵之剽掠,由是百官从行者皆得入骆谷,以追不及还报,怀光皆黜之。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中的诗句“朱泚之称帝也”的逐句释义:
- 朱泚(cí):唐代官员,曾为官于朝中。
- 称帝:成为皇帝。
- 兵部侍郎刘:指刘洽,当时任兵部侍郎。
- 卧病在家:因疾病卧床不起。
- 泚召:朱泚派人邀请刘洽。
- 不起:不起身接受。
- 蒋镇:当时任宰相,受命前往劝说。
- 凡再往:一共去了两次。
- 知不可诱胁:意识到不能用威胁的方式迫使他屈服。
- 乃叹曰:“镇亦忝列曹,不能舍生,以至于此,岂可复以己之腥臊污漫贤者乎!”:蒋镇叹息道:“我也曾是朝廷大臣,不忍见此惨状,岂能再玷污贤者呢?”
接下来是译文和赏析: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描述了朱泚称帝时的情景。朱泚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后来发动叛乱并自称皇帝。诗中描述朱泚派人邀请刘洽,但刘洽因病卧床不起未能起身接受邀请。蒋镇受命前去劝说,但朱泚坚决拒绝,并感叹蒋镇也是朝廷的一员,不忍心让他受到侮辱,于是放弃了劝降的念头。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黑暗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一些官员的忠诚与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