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命宰相及大臣凡十七人与吐蕃论讷罗盟于城西。遣刘元鼎与讷罗入吐蕃,亦与其宰相以下盟。
乙亥,以沂州刺史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先是,副使皆以文吏为之,上闻智兴有勇略,欲用之于河北,故是以宠之。
丁丑,裴度自将兵出承天军故关以讨王庭凑。
硃克融遣兵寇蔚州。
戊寅,王庭凑遣兵寇贝州。
己卯,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杀千馀人。
庚辰,横海军节度使乌重胤奏败成德兵于饶阳。
辛巳,魏博节度使田布将全军三万人讨王庭凑,屯于南宫之南,拔其二栅。
翰林学士元稹与知枢密魏弘简深相结,求为宰相,由是有宠于上,每事咨访焉。稹无怨于裴度,但以度先达重望,恐其复有功大用,妨己进取,故度所奏画军事,多与弘简从中沮坏之。度乃上表极陈其朋比奸蠹之状,以为:“逆竖构乱,震惊山东,奸臣作朋,挠败国政。陛下欲扫荡幽、镇,先宜肃清朝廷。何者?为患有大小,议事有先后。河朔逆贼,只乱山东;禁闱奸臣,必乱天下;是则河朔患小,禁闱患大。小者臣与诸将必能剪灭,大者非陛下觉寤制断无以驱除。今文武百寮,中外万品,有心者无不愤忿,有口者无不咨嗟,直以奖用方深,不敢抵触,恐事未行而祸已及,不为国计,且为身谋。臣自兵兴以来,所陈章疏,事皆要切,所奉书诏,多有参差,蒙陛下委付之意不轻,遭奸臣抑损之事不少。臣素与佞幸亦无仇嫌,正以臣前请乘传诣阙,面陈军事,奸臣最所畏惮,恐臣发其过恶,百计止臣。臣又请与诸军齐进,随便攻讨,奸臣恐臣或有成功,曲加阻碍,逗遛日时。进退皆受羁牵,意见悉遭蔽塞。但欲令臣失所,臣无成,则天下理乱,山东胜负,悉不顾矣。为臣事君,一至于此!若朝中奸臣尽去,则河朔逆贼不讨自平;若朝中奸臣尚存,则逆贼纵平无益。陛下倘未信臣言,乞出臣表,使百官集议,彼不受责,臣当伏辜。”表三上,上虽不悦,以度大臣,不得已,癸未,以弘简为弓箭库使,稹为工部侍郎。稹虽解翰林,恩遇如故。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癸酉,命令宰相及大臣十七人与吐蕃论讷罗在城西结盟。派遣刘元鼎和讷罗进入吐蕃,也与其宰相以下进行结盟。
乙亥,以沂州刺史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此前,副使皆由文吏担任,皇上听闻王智兴有勇气和谋略,欲用之于河北,故以此宠之。
丁丑,裴度亲自率领军队出承天军故关讨伐王庭凑。
硃克融派兵侵犯蔚州。
戊寅,王庭凑派遣兵众侵犯贝州。
己卯,易州刺史柳公济在白石岭击败幽州军队,杀死千余人。
庚辰,横海军节度使乌重胤奏报在饶阳打败成德军队。
辛巳,魏博节度使田布带领全部军队三万攻打王庭凑,驻扎于南宫之南,拔除两座栅栏。
翰林学士元稹与知枢密魏弘简深相结,请求担任宰相,因此受到皇上宠爱,每事咨询商议。元稹并不怨恨裴度,只是担心裴度先达重望,恐其再次有功大用,妨碍自己的进取,故裴度所上奏画军事,多与弘简从中阻挠破坏。元稹于是上表极陈他朋比奸蠹的状貌,认为:“逆竖构乱,震惊山东,奸臣作朋,挠败国政。陛下欲扫荡幽、镇,先宜肃清朝廷。何者?为患有大小,议事有先后。河朔逆贼,只乱山东;禁闱奸臣,必乱天下;是则河朔患小,禁闱患大。小者臣与诸将必能剪灭,大者非陛下觉寤制断无以驱除。今文武百寮,中外万品,有心者无不愤忿,有口者无不咨嗟,直以奖用方深,不敢抵触,恐事未行而祸已及,不为国计,且为身谋。臣自兵兴以来,所陈章疏,事皆要切,所奉书诏,多有参差,蒙陛下委付之意不轻,遭奸臣抑损之事不少。臣素与佞幸亦无仇嫌,正以臣前请乘传诣阙,面陈军事,奸臣最所畏惮,恐臣发其过恶,百计止臣。臣又请与诸军齐进,随便攻讨,奸臣恐臣或有成功,曲加阻碍,逗遛日时。进退皆受羁牵,意见悉遭蔽塞。但欲令臣失所,臣无成,则天下理乱,山东胜负,悉不顾矣。为臣事君,一至于此!若朝中奸臣尽去,则河朔逆贼不讨自平;若朝中奸臣尚存,则逆贼纵平无益。陛下倘未信臣言,乞出臣表,使百官集议,彼不受责,臣当伏辜。”表三上,上虽不悦,以度大臣,不得已,癸未,以弘简为弓箭库使,稹为工部侍郎。稹虽解翰林,恩遇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