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朝廷使颜庆复救成都,命宋威屯绵,汉为后继。威乘胜先至城下,破蛮军功居多,庆复疾之。威饭士,欲追蛮军,城中战士亦欲与北军合势俱进,庆复牒威,夺其军,勒归汉州。蛮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能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断桥而去,甲兵服物遗弃于路,蜀人甚恨之。黎州刺史严师本收散卒数千保邛州,蛮围之,二日,不克,亦舍去。颜庆复始教蜀人筑壅门城,穿堑引水满之,植鹿角,分营铺。蛮知有备,自是不复犯成都矣。
先是,西川牙将有职无官,及拒却南诏,四人以功授监察御史,堂帖,人输堂例钱三百缗;贫者苦之。
三月,左仆射、同平章事曹确同平章事,充镇海节度使。
夏,四月,丙午,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韦保衡同平章事。
徐贼馀党犹相聚闾里为群盗,散居兗、郓、青、齐之间,诏徐州观察使夏侯瞳招谕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二 · 唐纪六十八

初,朝廷使颜庆复救成都,命宋威屯绵,汉为后继。威乘胜先至城下,破蛮军功居多,庆复疾之。威饭士,欲追蛮军,城中战士亦欲与北军合势俱进,庆复牒威,夺其军,勒归汉州。蛮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能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断桥而去,甲兵服物遗弃于路,蜀人甚恨之。

黎州刺史严师本收散卒数千保邛州,蛮围之,二日,不克,亦舍去。颜庆复始教蜀人筑壅门城,穿堑引水满之,植鹿角,分营铺。蛮知有备,自是不复犯成都矣。

先是,西川牙将有职无官,及拒却南诏,四人以功授监察御史,堂帖,人输堂例钱三百缗;贫者苦之。

三月,左仆射、同平章事曹确同平章事,充镇海节度使。

夏,四月,丙午,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韦保衡同平章事。

徐贼馀党犹相聚闾里为群盗,散居兖、郓、青、齐之间,诏徐州观察使夏侯瞳招谕之。

译文:

起初,朝廷派遣颜庆复救援成都,命令宋威屯兵在绵地,汉作为他的后援。宋威趁胜先到达成都城下,在击败蛮军的过程中功劳最多,颜庆复对此心生不满。宋威犒劳士兵,想要追击蛮军,城里的战士也想要与北军合力进攻,颜庆复给宋威发文书,剥夺了他的部队和权力,让他回到汉州。蛮军到达双流时,因为新修的桥梁还没有建成,所以狼狈不堪。三天后,桥梁建成后得以通行,但甲兵、服饰等物资被遗弃在路上,蜀人非常痛恨此事。黎州刺史严师本聚集了几千名士兵保护邛州,蛮军包围了他们,两天之后没能攻克,也就撤退了。颜庆复开始教唆蜀人修筑城墙,挖壕沟并引水填满它,竖立鹿角,划分营区和铺位。蛮军知道有了防备,从此以后不再侵犯成都。

此前,西川的牙将没有官职只有职责,等到拒绝南诏之后,这四人因功劳被授予了监察御史的职务,堂帖规定每人缴纳三百缗的堂例钱;贫困的人感到十分痛苦。

三月,左仆射、同平章事曹确担任同平章事,兼任镇海节度使。

夏季,四月,丙午日,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韦保衡为同平章事。

徐贼的残余部众仍然在乡村中聚众成为盗贼,分散居住在兖、郓、青、齐等地,朝廷下诏徐州观察使夏侯瞳招安他们。

赏析: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记载了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870年)的历史事件。这一年对于唐朝而言是一个充满变局的时代,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对外的战争都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本卷内容涵盖了军事、政治等多个领域,涉及的人物包括皇帝、官员和将领等,他们的行动和决策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历史走向。通过阅读这一卷的内容,可以深入了解唐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