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以河中行营招讨副使硃全忠为宣武节度使,俟克复长安,令赴镇。
癸巳,李克用等拔华州,黄揆弃城走。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破黄岭,擒岩下镇将史弁、贞女镇将杨元宗。汉安以精兵屯诸暨,镠又击破之,汉宏走。
庄梦蝶与韩秀升、屈行从战,又败。其败兵纷纭还走,所在慰谕,不可遏。遇高仁厚于路,叱之,即止。仁厚斩都虞候一人,更令修娖部伍。乃召耆老,询以山川蹊径及贼寨所据,喜曰:“贼精兵尽在舟中,使老弱守寨,资粮皆在寨中,此所谓重战轻防,其败必矣!”乃扬兵江上,为欲涉之状。贼昼夜御备,遣兵挑战,仁厚不与交兵,潜发勇士千人执兵负稿,夜,由间道攻其寨,且焚之。贼望见,分兵往救之不及,资粮荡尽,众心已摇。仁厚复募善游者凿其舟底,相继皆沉,贼往来惶惑,不能相救,仁厚遣兵于要路邀击,且招之,贼众皆降。秀升、行从见众溃,挥剑乱斫,欲止之。众愈怒,共执二人诣仁厚,仁厚诘之曰:“何故反?”秀长曰:“自大中皇帝晏驾,天下无复公道,纽解纲绝。今日反者,岂惟秀升!成是败非,机上之肉,惟所烹醢耳!”仁厚愀然,命善食而械之。夏,四月,庚子,献于行在,斩之。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记录了唐代僖宗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了朱全忠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以应对唐朝的危机。此事件不仅关系到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将进行逐句释义:

  1. 己丑:“己”在天干地支中为第七位,“丑”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二位。此处可能指代一个特定的日期,或表示事件发生的顺序。

  2. 以河中行营招讨副使朱全忠为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这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和信任。宣武节度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一带,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

  3. 俟克复长安:等待攻克长安后,朱全忠将赴任。长安是当时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朱全忠的到任对于恢复和稳定朝廷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癸巳:“癸”在天干地支中为第十位,“巳”是十二地支中的第六位。癸巳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年份或日期。

  5. 李克用等拔华州:李克用等人攻占了华州,华州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是唐朝的重要城市之一。这一行动显示了李克用的势力已经扩大到了北方地区。

  6. 黄揆弃城走:黄揆因为形势不利而放弃了华州这座城池,逃往其他地区。这表明唐朝在地方上的防御力量已经开始瓦解。

  7. 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刘汉宏分别派遣军队屯扎在黄岭、岩下和贞女三个地点,这些地方可能是战略要地,用于防御敌军的进攻。

  8. 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钱镠调动他的八都部队从富春出发,攻击刘汉宏的军队。这显示了钱镠在南方地区的军事实力。

  9. 破黄岭,擒岩下镇将史弁、贞女镇将杨元宗:钱镠的军队成功攻克了黄岭,并俘获了岩下和贞女的两处镇守将领。

  10. 汉安以精兵屯诸暨,镠又击破之,汉宏走:刘汉宏再次集结精锐兵力驻扎在诸暨,钱镠再次发起攻击,击败了刘汉宏的军队,刘汉宏被迫撤退。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唐朝后期的军事动荡和政治不稳定,也反映了不同势力之间的较量和斗争。通过这段历史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