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攻彭州,陈敬瑄救之,乃去。建大掠西川,十二州皆被其患。夏,四月,庚午,追尊上母王氏曰恭宪皇后。
壬午,孙儒袭扬州,克之。杨行密出走,儒自称淮南节度使。行密将奔海陵,袁袭劝归庐州,再为进取之计,从之。
硃全忠遣其将丁会、葛从周,牛存节将兵数万救河阳。李存孝令李罕之以步兵攻城,自帅骑兵逆战于温,河东军败,安休休惧罪,奔蔡州。汴人分兵欲断太行路,康君立等惧,引兵还。全忠表丁会为河阳留后,复以张全义为河南尹。会,寿春人;存节,博昌人也。全义德全忠出己,由是尽心附之,全忠每出战,全义主给其粮仗无乏。
李罕之为泽州刺史,领河阳节度使。罕之留其子颀事克用,身还泽州,专以寇钞为事,自怀、孟、晋、绛数百里间,州无刺史,县无令长,田无麦禾,邑无烟火者,殆将十年。河中、绛州之间有摩云山,绝高,民保聚其上,寇盗莫能近。罕之攻拔之,时人谓之“李摩云”。
王建攻打彭州,陈敬瑄救援,于是撤军。王建大肆掠夺西川,十二州均受害。夏季,四月,庚午日,唐宪宗追尊其上母王氏为恭宪皇后。
壬午日,孙儒袭击扬州,占领该地。杨行密出逃,孙儒自称为淮南节度使。行密准备投奔海陵,袁袭劝说他回归庐州,重新制定进取计划,因此听从他的建议。
朱全忠派遣将领丁会、葛从周和牛存节率领数万兵力援助河阳。李存孝命令李罕之以步兵攻城,自己则率骑兵在温迎战,河东军队战败,安休休害怕罪责,投奔蔡州。汴州的部队分兵打算阻断太行路,康君立等人感到恐惧,领兵返回。全忠上表让丁会担任河阳留后,又任命张全义为河南尹。丁会是寿春人,康君立是博昌人。全义感激朱全忠的支援,从此尽心依附于他,全忠每次出战都有他供给粮草武器,从不匮乏。
李罕之任泽州刺史,兼任河阳节度使。李罕之留下自己的儿子李颀侍奉克用,自己回到泽州,专门从事劫掠盗抢,从怀、孟、晋、绛几百里间,州中没有刺史,县中没有令长,田地无人耕种,村庄没有人居住,将近十年。河中、绛州之间有摩云山,极其高峻,百姓在上面聚集,寇盗无法靠近。李罕之以武力攻克它,当时人称赞他为“李摩云”。
【注释】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中涉及到的地名、时间、事件等都需要根据原文进行解释和翻译。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唐代开始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