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旧将裴约戍泽州,泣谕其众曰:“余事故使逾二纪,见其分财享士,志灭仇雠。不幸捐馆,柩犹未葬,而郎君遽背君亲,吾宁死不能从也!”遂据州自守。梁主以其骁将董璋为泽州刺史,将兵攻之。
继韬散财募士,尧山人郭威往应募。威使气杀人,系狱,继韬惜其才勇而逸之。
契丹寇幽州,晋王问帅子郭崇韬,崇韬荐横海节度使李存审。时存审卧病,己卯,徙存审为卢龙节度使,舆疾赴镇,以蕃汉马步副总管李嗣源领横海节度使。
晋王筑坛于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己巳,升坛,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大赦,改元。尊母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嫡母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以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卢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卢质、冯道为翰林学士,张宪为工部侍郎、租庸使,又以义武掌书记李德休为御史中丞。德林,绛之孙也。诏卢程诣晋阳册太后、太妃。初,太妃无子,性贤,不妒忌;太后为武皇侍姬,太妃常劝武皇善待之,太后亦自谦退,由是相得甚欢。及受册,太妃诣太后宫贺,有喜色,太后忸怩不自安。太妃曰:“愿吾儿享国久长,吾辈获没于地,园陵有主,馀何足言!”因相向歔欷。豆卢革、卢程皆轻浅无它能,上以其衣冠之绪,霸府元僚,故用之。
”`
安义旧将裴约戍泽州,泣谕其众曰:“余事故使逾二纪,见其分财享士,志灭仇雠。不幸捐馆,柩犹未葬,而郎君遽背君亲,吾宁死不能从也!”遂据州自守。
继韬散财募士,尧山人郭威往应募。威使气杀人,系狱,继韬惜其才勇而逸之。
契丹寇幽州,晋王问帅子郭崇韬,崇韬荐横海节度使李存审。时存审卧病,己卯,徙存审为卢龙节度使,舆疾赴镇,以蕃汉马步副总管李嗣源领横海节度使。
晋王筑坛于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己巳,升坛,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大赦,改元。尊母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嫡母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以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卢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卢质、冯道为翰林学士,张宪为工部侍郎、租庸使,又以义武掌书记李德休为御史中丞。德林,绛之孙也。诏卢程诣晋阳册太后、太妃。初,太妃无子,性贤,不妒忌;太后为武皇侍姬,太妃常劝武皇善待之,太后亦自谦退,由是相得甚欢。及受册,太妃诣太后宫贺,有喜色,太后忸怩不自安。太妃曰:“愿吾儿享国久长,吾辈获没于地,园陵有主,馀何足言!”因相向歔欷。豆卢革、卢程皆轻浅无他能,上以其衣冠之绪,霸府元僚,故用之。
译文:
安义旧将裴约在泽州防守,他哭着对部下说:“我担任过两个朝代的将军超过二十年了,看到他们分封土地赏赐士兵,立志消灭仇敌。不幸去世,灵柩还没有安葬,你却突然背叛君主亲人,我宁愿死也不会跟随的。”于是他占据州郡自守。
继韬散发财物招募士兵,尧山人郭威前去投靠。郭威使用武力杀人,被关进监狱,继韬爱惜他的才能勇敢就把他放走。
契丹侵犯幽州,晋王询问他的谋士郭崇韬,郭崇韬推荐横海节度使李存审。当时李存审卧病在床,己卯日,把李存审调任为卢龙节度使,带着病前往镇所,派蕃汉马步副总管李嗣源统领横海节度使。
晋王在魏州城南部筑起祭坛,四月初五日,登坛祭祀天地,随后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实行大赦,更改年号。尊奉母亲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嫡母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任命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卢程为中书侍郎,共同担任宰相;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卢质、冯道为翰林学士,张宪为工部侍郎兼租庸使,又派义武军掌书记李德休为御史中丞。德林是绛的弟弟的儿子。晋王下韶命令卢程到晋阳去册封太后和太妃。当初,太妃没有儿子,性情贤淑,不嫉妒;太后是武皇的陪嫁侍女,太妃常常劝说武皇好好对待她,太后也自己谦虚退缩,因此两人相处得很融洽。等到册封的时候,太妃去太后的宫里祝贺,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太后心里不安,太妃说:“希望我的孩子能长久享受江山,我们这些当娘的人得以去世后埋在土里,墓园有个主人,还有什么值得说的呢?”于是互相流泪叹息。豆卢革、卢程都没有什么才能,皇上因为认为他们是朝廷的旧臣,所以任用了他们。
注释:
卷二百七十二·后唐纪一 癸未(923)一年 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公元九二三年) 卷二百七十二·后唐纪一 癸未(923)一年 同光元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