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谓左右曰:“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亟遣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归镇,仍以契丹兵送之。彦卿至埇桥,贼帅李仁恕帅众数万急攻徐州。彦卿与数十骑至城下,扬鞭欲招谕之,仁恕控彦卿马,请从相公入城。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呼于贼中曰:“相公已陷虎口,听相公助贼攻城,城不可得也。”贼知不可劫,乃相帅罗拜于彦卿马前,乞赦其罪。彦卿与之誓,乃解去。

三月,丙戌朔,契丹主服赭袍,坐崇元殿,百官行入阁礼。

戊子,帝遣使以诏书安集农民保聚山谷避契丹之患者。

辛卯,高允权奉表来降。帝谕允权听周密诣行在,密遂弃东城来奔。

壬辰,高彦询以丹州来降。

蜀翰林承旨李昊谓枢密使王处回曰:“敌复据固镇,则兴州道绝,不复能救秦州矣。请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将兵急攻凤州。”癸巳,蜀主命汉韶诣凤州行营。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六·后汉纪一

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谓左右曰:“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亟遣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归镇,仍以契丹兵送之。彦卿至埇桥,贼帅李仁恕帅众数万急攻徐州。彦卿与数十骑至城下,扬鞭欲招谕之,仁恕控彦卿马,请从相公入城。彦卿子昭序,自城中遣军校陈守习缒而出,呼于贼中曰:“相公已陷虎口,听相公助贼攻城,城不可得也。”贼知不可劫,乃相帅罗拜于彦卿马前,乞赦其罪。彦卿与之誓,乃解去。

三月,丙戌朔,契丹主服赭袍,坐崇元殿,百官行入阁礼。戊子,帝遣使以诏书安集农民保聚山谷避契丹之患者。辛卯,高允权奉表来降。帝谕允权听周密诣行在,密遂弃东城来奔。壬辰,高彦询以丹州来降。

蜀翰林承旨李昊谓枢密使王处回曰:“敌复据固镇,则兴州道绝,不复能救秦州矣。请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将兵急攻凤州。”癸巳,蜀主命汉韶诣凤州行营。

译文:

东方群盗大规模兴起,攻陷宋州、亳州和密州三座城池。契丹国主对左右的人说:“我不知道中原之人难以控制到如此地步!”急忙派遣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人返回镇所,并把契丹的军队送回。彦卿抵达埇桥时,贼帅李仁恕率众数万猛攻徐州。彦卿骑马至城下,扬鞭想要招安他们,仁恕控制彦卿的马缰绳,请求跟随宰相进城。彦卿的儿子昭序,自己城中派遣军校陈守习用绳索放下城外,在贼军中呼喊说:“相公已经被虎口吞没,听相公帮助攻打城墙,是做不到的。”贼人知道不能劫持他,于是互相排列拜倒在彦卿马前,请求宽恕他们的罪过。彦卿与他们发誓,这才解除了捆绑。

3月,丙戌初一,契丹国主穿着赭色官袍,坐在崇元殿上,百官行进入朝堂礼。戊子,皇帝派遣使臣以诏书安定聚集农民躲避契丹的攻击。辛卯,高允权奉表投降,皇帝告知允权听从周密去行在,周密于是放弃东城前来投奔。壬辰,高彦询献出丹州投降。蜀国翰林承旨李昊对枢密使王处回说:“敌人再次占据坚固的镇所,那么兴州的道路就被隔断了,就不能再解救秦州了。请派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率领军队急速攻打凤州。”癸巳,蜀主命令孙汉韶前往凤州的行营。

注释:

  • 《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历史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之间的历史事件。
  • “东方群盗”指北方边境地区的盗贼群体,他们发动大规模攻击宋朝的三个重要城池——宋州、亳州和密州。
  • “契丹主谓左右曰”描述了契丹国的国主对身边的随从说话的情形。
  • 李昊是蜀国的翰林承旨,他的言行显示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及向朝廷进言的建议。
  • “请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将兵急攻凤州”说明了蜀国希望派兵救援凤州,以防敌军的进攻。
  • “蜀主”指后蜀的皇帝孟昶,这里提到他派遣使者和执行命令的行动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态。
  • “帝谕允权听从周密去行在”描绘了皇帝对降将的安抚和命令的场景。
  • 此段历史记载不仅反映了各政权之间军事冲突,还体现了古代政治和军事策略的重要性。

赏析:

  • 这段文字通过对事件的详细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斗争的激烈。
  • 语言精炼而生动,如“执郑州防御使杨承勋至大梁”、“斩彦泽、住儿于北市”,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 引用对话和叙述者的评价有助于展现人物性格和事件的背景,加深了历史事件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 通过这些记述,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上的战争和征服,也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统治者面对危机时的决策与行动。
  • 文中的细节描述和历史背景的结合增加了文本的教育价值和文化意义,使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