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法既严,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残忍,宠任孔目官解晖,凡入军狱者,使之随意锻炼,无不自诬。及三叛连兵,群情震动,民间或讹言相惊骇。弘肇掌部禁兵,巡逻京城,得罪人,不问情轻重,于法何如,皆专杀不请。或决口断舌,斫筋,折胫,无虚日。虽奸盗屏迹,而冤死者甚众,莫敢辨诉。李屿仆夫葛延遇,为屿贩鬻,多所欺匿,屿抶之,督其负甚急,延遇与苏逢吉之仆李澄谋上变告屿谋反。逢吉闻而诱致之,因召崧至第,收送侍卫狱。屿自诬云:“与兄崧、弟{山义}、甥王凝及家僮合二十人,谋因山陵发引,纵火焚京城作乱。又遣人以蜡书入河中城,结李守贞。又遣人召契丹兵。”及具狱上,逢吉取笔改“二十”为“五十”字。十一月,甲寅,下诏诛崧兄弟、家属及辞所连及者,皆陈尸于市。仍厚赏葛延遇等,时人无不冤之。自是士民家皆畏惮仆隶,往往为所胁制。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八 · 后汉纪三
【译文】
汉法已经严格,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其残忍。他宠信孔目官解晖,凡是被投入军狱的人,他都随意加以折磨,没有不自己诬陷的。当三个叛贼同时起兵,群情震动,民间有的讹传相惊骇。史弘肇主管禁军,巡逻京城,得罪人不论事情轻重,一律专权杀人而不请示。有时断掉犯人的口舌,砍断筋肉,折断腿骨,没有一天不是如此。即使奸盗隐匿,而冤死的人却非常多,没有人敢辩诉。李屿的仆人葛延遇为李屿贩鬻货物,有很多欺诈隐瞒的地方,李屿鞭打他,督责非常严厉,葛延遇与苏逢吉的仆人李澄商量上边告状,说李屿谋反。苏逢吉听到后引诱他们前来,因而召来李崧到家里,把葛延遇等人收送进侍卫军营。李屿自己诬陷说:“我与兄李崧、弟王义、甥王凝和家中奴仆共二十人,打算趁山陵出葬时纵火焚烧京城作乱。还派人用蜡书送到河中城联络李守贞。又派人召集契丹兵。”等案件上报之后,苏逢吉取笔把“二十”改为“五十”字。十一月甲寅日,下诏诛杀李崧兄弟及其家属以及牵连的人,全都陈尸于市。并且厚赏葛延遇等,当时的人无不怨恨他。从此士民家都畏惧害怕仆人奴婢,往往被他们所胁迫控制。
【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文献,由北宋司马光主编,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许多重大事件。
- 后汉纪:这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种分类,专门记载后汉时期的史实。
- 汉法:这里指唐朝时期的法律。
- 侍卫都指挥使:这是一个官职名称,负责皇帝近卫部队的管理和指挥。
- 孔目官:古代官名,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员。
- 入军狱者:被关进军事监狱的人。
- 三叛连兵:三次叛乱并联合其他军队。
- 群情震动:许多人的情绪受到了很大影响。
- 李屿(yù):唐朝将领,此处指其仆人葛延遇。
- 贩鬻(fàn yù):买卖。
- 多所欺匿:有很多欺诈隐瞒的地方。
- 发引:古代丧事中的一种仪式,死者被埋葬或火化前举行的祭祀活动。
- 结李守贞:勾结李守贞。
- 苏逢吉:唐朝宰相,此处是其仆人李澄的同伙。
- 陈尸:在公开地方示众。
- 厚赏:给予很高的奖赏。
- 畏惮(wèi dàn):恐惧畏惧。
- 往往为所胁制:常常被他们胁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