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长圆。
诗句: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长圆。
译文:司春之神已经让春天不会老去,月亮女神又为何吝惜月亮长久地圆满呢?
赏析:
这句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天体规律的诗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诗人杨徽之通过巧妙的比喻,将春天的恒久与月亮的圆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之美的赞叹和尊重。
首句“青帝已教春不老”中的“青帝”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东方的司春之神。此处用“教”字,赋予了青帝以人的意志和行动力,表明青帝已经成功地让春天保持了其不老的特性。这里的“不老”不仅指季节的自然更迭,也暗含了生命力的持续和时间的延续。这种表述方式,既展现了自然的恒久不变,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次句“素娥何惜月长圆”中的“素娥”指的是嫦娥,她作为月亮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出现。这里用“惜”字,表达了对月亮圆满无缺状态的珍视,暗示了月亮的美丽与完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诗人借此传达了对月亮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崇拜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巧妙地将大自然的规律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认知和尊重,以及对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