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制剡溪人,多名锦水春。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寸珍。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

【注释】

纸:指纸张,也指书写用的纸。

妙制剡溪人:指用剡溪的纸做的精美绝伦的纸。

多名锦水春:名,通“鸣”,指声音;锦水,指四川锦江;春,春天。这里说这纸张的声音像鸣响的春天。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卷,展开;疑,好像;方、絮,都是名词,指纸张;重,指厚重;新,指鲜艳。这里说展开这纸就像絮(一种细软的植物纤维)很厚重,而打开后,又好像新鲜的桃花瓣一样。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寸珍:左氏,指左思,他写的《三都赋》被当时人誉为天下第一;张芝,指张芝,他的笔法被称为天下无双。这里说这纸张因为出自左思、张芝之手而珍贵。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谢公,指南朝著名书法家谢安;如就乞,意思是说如果就地索取;九万,指价值很高,这里指九万钱;纤尘,比喻极其微小的一点。这里说这纸张价值极高,但只要一钱就可以获得,而且连极小的部分也不会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赞美纸张的精美来表达对人才的爱惜之情。

首联先写纸张的质地,然后写其声音和颜色。”名”与”鸣”音近相通,是虚写。”锦水春”是实写。”名”与”锦水”相配,”鸣”与”春”相称,声色俱佳,可谓传神。

颔联写展开纸张时的情景。”疑”是虚写,是诗人想象中听到的声音。”觉”是实写。”方”,名词用作动词,意谓”好像”;“絮”是名词用作状语,指絮状的物体;“重”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意谓”沉重”;“新”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意谓”鲜艳”。

颈联写纸张的价值。”左氏三都贵”是说左思的《三都赋》被誉为天下第一;”张芝径寸珍”是说张芝的书法被誉为天下无双。这两个典故都是用来强调纸张之珍贵。

最后两句写这纸张虽然贵重,但只要一钱就可以得到。”谢公如就乞”是指谢安向王献之索取纸扇的事;”九万一纤尘”是指王献之所要索的纸扇价值连城,但王献之却不要一文钱,只要求献之一把纸扇而已。这里用典是为了强调这纸张即使再贵重也没有价值,因为它太微不足道了。

此诗前两句写纸的质地和声音,后六句写纸的价值。全诗语言简练,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