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清秋日,潘郎兴倍长。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
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院。
潘郎:指潘岳,字安仁,晋朝文学家,因才思敏捷,常被人们比作汉代的班固,所以后人常以“潘岳”代称文人雅士、文才出众者。兴倍长:兴致倍增。
院:庭院。
披:脱下。鹤氅:即鹤氅羽衣,古代的一种贵官或隐士之服。
人静掩鹰房:人迹稀少,隐士闭门谢客,无人打扰。
密树:密集的树木。惊:惊动。晨鹊:早晨喜鹊,古人以为其鸣叫能预示吉凶。
幽轩:深长的轩窗。耿:明亮的样子。夜螀:即寒蝉,夜间鸣叫,古人以为其鸣叫能预示天气的变化。
班姬: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之一《明月皎夜光》,中有:“明星烁兮,玉绳何痗;桂树交阴兮,有一位美人。”后因以“班姬”指代美女。
通夕:整夜。昭阳:汉宫名,此处借指宫廷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全诗通过对古寺秋日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首句“古寺清秋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潘郎兴倍长”,借用潘岳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第三句“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清幽景象和隐士们的隐居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最后两句“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则通过动物的叫声,表现了环境的静谧和人的心境的愉悦。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