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开青障启天门,直泻伊流泄汝坟。
八节惊涛鼍振鼓,千花宝塔雁翔云。
岩隈雨过飞泉涨,谷口风回堕叶纷。
龛穴隆穹三像列,楼台华焕两崖分。
方陪茜旆来寻胜,不就蒲飧趁茹荤。
北里笙竽皆拥从,东山罗绮半酣醺。
升堂共睹皤仙貌,策杖同寻古士坟。
喜脱貂冠亲野老,幸随态轼附邦君。
林峦岑寂真堪赏,市井喧哗渐厌闻。
人度长川犹隐映,香销古殿尚氛氲。
周生归后兰重佩,荀令行时蕙更薰。
晓露未晞珠滴泪,秋花争发锦挑文。
群娃散步尘生袜,小舫争登水溅裙。
钓叟傍观皆叹羡,禅师迎谒尽欢欣。
既无冗局羁闲迹,忍促回轩背夕曛。
得向石头溪上饮,从今遂不畏移文。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凿开青障启天门,直泻伊流泄汝坟。
注释: “凿开青障”指的是打通山的障碍,”启天门”比喻开阔的视野或通道。”直泻伊流泄汝坟”意味着清澈的水流如瀑布般泻入河流,滋润着大地。
- 八节惊涛鼍振鼓,千花宝塔雁翔云。
注释: “八节”可能是指水势汹涌澎湃,”惊涛”描述其猛烈;”鼍振鼓”则形象地描绘了波涛中巨大的声响;”千花宝塔雁翔云”形容宝塔周围花朵盛开,犹如飞翔的雁群点缀在云端。
- 岩隈雨过飞泉涨,谷口风回堕叶纷。
注释: “岩隈”是山崖的弯曲处,”飞泉涨”指雨水过后泉水上涨的情景;”谷口风回”描述山谷入口处吹来的风,带动飘落的叶子。
- 龛穴隆穹三像列,楼台华焕两崖分。
注释: “龛穴隆穹”形容寺庙或洞穴内部结构宏伟,”三像”指佛像或神像;”楼台华焕”指建筑华丽且色彩鲜艳。
- 方陪茜旆来寻胜,不就蒲飧趁茹荤。
注释: “方陪茜旆”指陪同前来,”茜旆”为红色的旗帜或装饰物;”不就蒲飧”意指没有享用美食,”茹荤”指吃肉食。
- 北里笙竽皆拥从,东山罗绮半酣醺。
注释: “北里笙竽”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娱乐活动,”拥从”表示追随或跟随;”东山罗绮”形容东山地区的繁华和奢华,”半酣醺”意为饮酒到微醺。
- 升堂共睹皤仙貌,策杖同寻古士坟。
注释: “升堂共睹”指共同进入殿堂观赏,”皤仙貌”形容道士或仙人的容貌苍老而慈祥;”策杖同寻古士坟”意味着一同前往寻找古代圣贤的墓地。
- 喜脱貂冠亲野老,幸随态轼附邦君。
注释: “喜脱貂冠”形容摆脱世俗的束缚,亲近自然;”亲野老”意为亲近乡间的老人;”幸随态轼附邦君”意指有幸以随和的态度去侍奉朝廷官员。
- 林峦岑寂真堪赏,市井喧哗渐厌闻。
注释: “林峦岑寂”形容山林静谧之美,”真堪赏”表示非常值得欣赏;”市井喧哗”指喧闹的市场,”渐厌闻”意为逐渐不再想听。
- 人度长川犹隐映,香销古殿尚氛氲。
注释: “人度长川”指人们行走在长河之上,”犹隐映”意为依稀可见;”香销古殿”形容古老的宫殿内弥漫着香烟。
- 周生归后兰重佩,荀令行时蕙更薰。
注释: “周生”可能是指某个人物的别称;”归后兰重佩”意味着该人物归还后佩戴的佩饰更加珍贵;”荀令行时蕙更薰”形容荀令外出时,周围的草木被熏得更加芬芳。
- 晓露未晞珠滴泪,秋花争发锦挑文。
注释: “晓露未晞”指清晨的露水还未完全蒸发,”珠滴泪”形容露珠如同泪珠般滚动;”秋花争发锦挑文”形容秋天的花朵争相绽放,犹如锦绣般的图案。
- 群娃散步尘生袜,小舫争登水溅裙。
注释: “群娃散步”指孩子们在路上玩耍,”尘生袜”形容他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落在鞋袜上;”小舫争登水溅裙”形容小船在水中竞相行驶,激起的水花溅湿了船夫的裙子。
- 钓叟傍观皆叹羡,禅师迎谒尽欢欣。
注释: “钓叟傍观”可能是指观看钓鱼的老人,”皆叹羡”表示他们对此情景感到羡慕;”禅师迎谒”意指僧人热情地迎接和问候来访者,表现出极大的喜悦。
- 既无冗局羁闲迹,忍促回轩背夕曛。
注释: “既无冗局羁闲迹”意为无需被琐事困扰或束缚;”忍促回轩背夕曛”表示愿意放下身段,回到自己的居所避开傍晚时分的夕阳余晖。
- 得向石头溪上饮,从今遂不畏移文。
注释: “得向石头溪上饮”意为终于有机会在石头上的溪边畅饮,”从今遂不畏移文”表示今后再也不担心因搬家而失去这种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游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诗人通过对山水、建筑、人物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让人读后感怀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