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唐贤形绘事,元丰今胜会昌春。
垂肩素发皆时彦,挥麈清谈尽席珍。
染翰不停诗思健,飞觞无算酒行频。
兰亭雅集夸脩禊,洛社英游贵序宾。
自愧空疏陪几杖,更容款密奉簪绅。
当筵尚齿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

耆老会诗

九老唐贤形绘事,元丰今胜会昌春。

垂肩素发皆时彦,挥麈清谈尽席珍。

染翰不停诗思健,飞觞无算酒行频。

兰亭雅集夸脩禊,洛社英游贵序宾。

自愧空疏陪几杖,更容款密奉簪绅。

当筵尚齿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

注释:

耆老:年长的老者。

会诗:聚会吟诗。

九老:指唐玄宗晚年的一批重臣和名士,如姚崇、宋璟、张九龄、张说等,他们被尊称为“九老”。

形绘事:描绘形象。

元丰:北宋神宗年号(1078-1085)。

会昌:唐宣宗年号(841-846)。

垂肩:指宽厚的背,表示谦虚。

素发:白色的头发,表示年长。

挥麈:手持麈尾,表示清谈。

染翰:指书写诗文。停:停止。

修禊: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以祈求神灵保佑。

洛社:指唐代的洛阳文人集会活动。

自愧:自我谦卑。

空疏:空虚而浅薄。

陪几杖:陪伴老人,拄着拐杖。

款密:亲切而细致。

簪绅:古代官员头上戴的冠冕,也泛指官职。奉簪绅:担任官职。

十二人中第二人:在十二位中排名第二。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莘所作的《耆老会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对老年文人的尊敬与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解析:

首句“九老唐贤形绘事”,直接点明了聚会的主题——九老唐贤的形象描绘。这里的“九老”指的是唐玄宗晚年的一批重臣和名士,如姚崇、宋璟、张九龄、张说等,他们被尊称为“九老”。这一称呼不仅表达了对这些人地位与才能的肯定,也体现了对他们人格和智慧的尊重。

次句“元丰今胜会昌春”,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这次聚会的意义。元丰是北宋神宗的年号,而会昌是唐宣宗的年号。通过比较两个朝代的年号,诗人表达了对此次聚会的高度评价,认为它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这里的“今胜”既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的赞美,也暗示了这次聚会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接下来三句“垂肩素发皆时彦,挥麈清谈尽席珍”,进一步描绘了与会者的形象。这里的“垂肩”形容他们宽厚的背影,而“素发”则是指他们的白发,这些都是对年长者的赞美之词。至于“挥麈清谈”,则描绘了他们在聚会上畅所欲言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才华。

接下来的“染翰不停诗思健,飞觞无算酒行频”,则是对诗歌创作和饮酒行为的描写。这里的“染翰”意为书写诗文,而“飞觞”则是指喝酒,两者都是文人墨客们常见的娱乐方式。通过这些描述,诗人展现了与会者们丰富的文化生活和高雅的情趣。

最后两句“兰亭雅集夸脩禊,洛社英游贵序宾”,“兰亭”和“洛社”分别指的是古代的两个重要文化活动。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纪念好友谢安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洛社则是指唐代洛阳文人的集会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交流思想、切磋技艺。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赞美与会者们的高尚志趣和卓越的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九老唐贤的形象描绘、历史意义的评价、与会者的文化生活以及古代文化活动的赞美,展现了与会者们的智慧、才华和高雅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种对老年文人的尊敬与赞美之情,不仅展现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