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压城端,飞檐欲上抟。
湖光摇埤堄,山影转栏杆。
秀野含春煦,乔林拥暮寒。
回头大岷雪,千仞玉巑岏。
【注释】
彭州:今属四川。
南楼:即彭州南门楼上,为诗人登览之地。
百尺压城端:形容城楼高耸入云。
飞檐欲上抟(tuán):飞檐凌空欲飞,有腾空欲飞之势。
湖光摇埤堄(péi jiē bó shuǐ):水波荡漾在湖面上,仿佛把湖边的土地都摇动了。
山影转栏杆:山峦的倒影映在栏杆上,随着视线的变化而变化。
秀野含春煦(xù):秀美的田野沐浴着春天的暖阳。
乔林拥暮寒:茂盛的树林笼罩着黄昏的清凉。
大岷(Mín)雪:指岷山之雪。
千仞(rèn)玉巑岏(zhōubàn):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犹如千万丈高的玉石堆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诗人在成都作客之时,登临彭州南门的楼台,眺望远望岷山、蜀江一带的风光,并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
首联“百尺压城端,飞檐欲上抟。”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池,只见城墙高大而雄伟,直插云霄。飞檐凌空,宛如要攀援到空中去。这一句既写出了彭州的城楼高峻,又描绘出了诗人登上高楼时的豪迈气概。
颔联“湖光摇埤堄,山影转栏杆。”诗人继续眺望远处的景色,只见湖水荡漾,湖岸上的树木倒映在水中,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幻出不同的形象,令人陶醉不已。山峦的倒影在栏杆上摇曳生姿,随着视线的变化而变化,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空间。
颈联“秀野含春煦,乔林拥暮寒。”进一步描写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秀美的田野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草木丰茂;茂盛的树林笼罩着黄昏的凉意,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句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回头大岷雪,千仞玉巑岏。”诗人最后抬头望去,只见岷山上的雪如玉般晶莹剔透,直插云霄,令人不禁想起了当年诸葛亮曾在这里指挥过北伐战争的历史。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又寄寓了他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