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拥敝裯,初起发未栉。
南窗展书卷,就暖读寒日。
门前绝车马,薄暮垂片席。
短墙挂纤蔓,幽鸟啄红实。
群蜗恶积雨,缭绕篆空壁。
男儿处贫贱,举首宇宙窄。
翩翻枪榆鸠,宛转匿絮虱。
妻孥竞相笑,憔悴守文笔。
【注释】
绳床:用绳子编成的床。敝:破旧。初起:刚起床。发未栉:头发还没有梳理整齐。南窗:指居室的南方窗口。展书卷:打开书卷。读:阅读。寒日:寒冷的阳光。门前绝车马:门庭里没有车辆行人。薄暮垂片席:黄昏时放下一片席子遮阳。短墙:矮矮的围墙。纤蔓:细藤,也指草木蔓延生长。幽鸟啄红实:幽静中听见鸟在啄食果实。群蜗:许多蜗牛。恶积雨:讨厌连绵不断的阴雨。缭绕:盘旋、环绕。篆(zhuàn)空壁:墙壁上刻着篆书的铭文,指读书人勤于学问。枪榆鸠:即斑鸠,古代诗人常用其来比喻贤能的人。宛转:婉转,曲折。匿絮虱:隐藏在细小的地方。守文笔:专心致志地写作诗文。
【赏析】
《贫居》是唐玄宗时期著名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诗人清贫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作者对贫富悬殊的深深感慨。
首联“绳床拥敝裯,初起发未栉。”写诗人简陋的居住条件,以及刚起身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生活环境的具体描绘,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基调,同时展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颔联“南窗展书卷,就暖读寒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读书时的环境和心境。诗人在温暖的阳光下,翻开手中的书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专注,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的坚韧和求知欲望。
颈联“门前绝车马,薄暮垂片席。”则描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孤独。诗人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地方,远离喧嚣,只有偶尔的车马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这种宁静与孤寂的环境,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渴望。
尾联“短墙挂纤蔓,幽鸟啄红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细节。短墙上爬满了纤细的植物,鸟儿在啄食那些红色的果实,这些自然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和情感的复杂。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