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儒家子,学为方外事。
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
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
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注释】
适庵:人名。鼎余药:指炼丹的药渣。弘景,南朝齐梁间道士、炼丹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一位名叫适庵的册士(即学者)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这位册士深厚的友情和对他的学问与品德的赞赏。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本是儒家子”,表明这位册士是一位儒家学者。他原本就有着儒家的思想,这从他的学问和为人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句“学为方外事”,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册士的学术领域。他不仅仅局限于儒学经典,而是涉猎广泛的学问,尤其是道教和佛教。
第三句“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描绘了这位册士的志向——他渴望像蝉那样蜕变重生,摆脱世俗的束缚。这里的“凫”指的是水鸟,而“蝉蜕”则是指蝉脱去外壳变成蝉的过程。
第四句“犹留鼎余药,还授人间世”,表示虽然这位册士有高远的志向,但他仍然关注现实,希望把自己的智慧传授给世人,帮助人们脱离困境。这里的“鼎余药”比喻着他的智慧和学识。
第五句“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意味着他愿意放下身段,与这位册士一起在山中隐居,共同探讨道教和佛教的秘密。
【译文】
你本是儒家学子,学的是道家方外的事。
你的志向让人感慨,你有意寻求像蝉蜕那样的蜕变。
你还保留着炼丹的药渣,愿意把它传授给世人。
你愿意和我一起隐居在山中,一起谈论道佛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