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处常存道岂高,个中得意自陶陶。
空堂寂寞丰碑在,观里何人复种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考核理解诗句意思的题目,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常存”意为“永保”,“道岂高”意为“道义难道不高吗”,这两句写众妙堂的名号,意在表明该堂的道行很高。“个中得意自陶陶”,这两句写自己在此堂的心境,意思是自己在此处能尽情地享受其中的情趣。“空堂寂寞丰碑在”“观里何人复种桃”,这两句写堂内无人欣赏,只有一块丰碑,说明自己在这里不能得到应有的赏识。

【答案】

众妙堂

妙处常存道岂高,个中得意自陶陶。

空堂寂寞丰碑在,观里何人复种桃。

注释:

众妙:众妙之地。

妙处:指佛门讲经说法的地方。

常存:永远存在。

道岂(ji岂)高:道义难道不高吗?

个中:其中。

得意:称心如意。陶陶:心情愉快的样子。

观里:指佛门讲经说法的地方。

赏析:“众妙堂”是佛家语,即佛祖讲经说法的地方。作者在此堂中,深感其道场之高深。“空堂”指空旷的殿堂、佛堂。“寂寞”是说没有人来观赏,没有人来赞赏。“丰碑”指的是佛堂中的石碑,上面刻有颂扬佛祖功德的文字;“何人”指谁呢;“复种桃”意在表明自己在这里不能得到应有的赏识。

译文:

妙处常常存留道义岂能不高尚,其中的乐趣令人自得而心旷神怡。

空旷的殿堂没有人来观赏,只有一块丰碑,不知道是谁在那里种了桃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