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春风特地寒,百花无赖已摧残。
马塍晓雨如尘细,处处筠篮卖牡丹。
【注释】
今岁:今年。马塍:地名,在苏州市吴县西南。尘:细碎的泥土,这里比喻春雨。
【译文】
今年春风特别冷,百花已经凋零。
马塍晓雨如尘土,到处有卖牡丹花篮。
【赏析】
《湖上八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组诗,共八首。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春天。当时作者任杭州刺史,因触忤权贵而被贬至江州司马。这组诗中第一首、第三首、第五首、第六首、第七首、第八首写于湖州,第二首、第四首写于苏州。此诗描写的是太湖边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诗的开头一句“今岁春风特地寒”,用了一个“特”字,把春风写得更为突出。春风本是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季节象征,但在这里,它却变成了一个冷峭、严酷的“特使”。为什么?因为它要给百花以致命的一击。百花本是春天的代表,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下,开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然而,现在它们却被无情的春风摧残了!
“百花无赖已摧残”,这是对春风的一种讥讽,也是对百花的一种同情。在作者看来,春风并不是有意伤害这些美丽的花草,而是由于它的猛烈,才使得花儿们无法生存。所以,作者说:“百花无赖已摧残。”这里的“无赖”,是对春风的调侃;“摧残”二字,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娇艳花朵的怜惜之情。
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写春风。他说:“马塍晓雨如尘细。”这里的“晓雨”是指春雨,它来得早,来得急,来得猛。在春雨的袭击下,大地一片混沌,就像被一层灰尘所覆盖。而那春雨,却又像是一团团细小的烟尘,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这样的春雨,无疑是对那些娇艳花朵的又一次无情打击。
“处处筠篮卖牡丹”一句,则更加形象地描绘出春日里人们忙碌的身影和热闹的场景。那些卖花人,他们挑着竹篮,四处走动,高声叫卖,为的就是将那些盛开的牡丹花卖给行人。而那些行人,他们手持鲜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整个画面显得十分热闹而又生动。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里人们的繁忙景象和热闹场景,以及那些被春风摧残的百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