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复何夕,翠笼蒲艾香。
明朝做端午,节物追楚乡。
客从何方来,寄我锦云章。
江山渺何许,宛然挹清扬。
忽忆老先生,方上千岁觞。
北园竹万个,想见清簟凉。
安得子列子,御我藓古傍。
剧谈坐抵掌,一吐冰雪肠。
当时写巴曲,本拟书数行。
笔阁不得下,聊与歌慨慷。
乃今亦复尔,歌短意则长。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吴地时所作,诗中以端午佳节为背景,借写竹来寄意抒情。
“今夕复何夕,翠笼蒲艾香”,首句点题,说明时间、环境与节令。次句承上启下,写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和气氛。三、四两联,通过“明朝”、“客从何方来”等词语,引出了题目中的“端午”二字。五、六两句,由远及近,写出节日的气氛。接着,又写自己思念故乡之情。最后,用“忽忆老先生,方上千岁觞”,表达自己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希望长寿、健康的愿望。
“北园竹万个,想见清簟凉”,诗人想象自己居住在北园之中,那里有成片的竹子,每当夏天来临之时,便能感受到凉爽的气息。这里的“清簟凉”是指清凉舒适的竹席。整句的意思是,我想象着自己生活在北园之中,那里的竹子郁郁葱葱,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气息。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接下来的“安得子列子,御我藓古傍。”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希望能够像列子一样,驾驭着自己的坐骑在古老而古老的山路上行走。这里的“列子”指的是庄子的弟子列子,他曾经驾车游历天下,被后人传颂为“御风而行”。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剧谈坐抵掌,一吐冰雪肠”,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畅谈的场景。他与朋友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仿佛置身于一片冰雪世界中。这里,“剧谈”意味着热闹的谈话,“冰雪肠”则形容他的谈吐如冰雪般晶莹剔透。整句反映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当时写巴曲,本拟书数行”中的“巴曲”指的是古代四川一带的民歌,这里指代了诗人创作诗歌的经历。诗人曾计划写下许多诗篇,但最终未能实现,因此只能感慨万分。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竟事业的遗憾。
最后两句“笔阁不得下,聊与歌慨慷”则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总结。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将这些诗歌发表出来,于是只好借助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慨慷”意为慷慨激昂,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于文学事业的追求。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文学事业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