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乱床头无甲乙,鸟鸣窗外自宫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结合全诗主旨进行具体分析,从修辞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炼字等角度赏析,最后还要指出效果。
此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小令。首句写诗人在乱草荒烟中,无书可读,只好将《易》《诗经》放在床头;次句写窗外的鸟鸣声,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嘤嘤鸣兮”一样,都出自自然;第三句写《诗经》,是先经后纬,而不是先纬后经。这几句都是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来反衬自己心境的闲适。第四句用典,说诗人读书时,常常是先读到“关关”、“嘤嘤”这样和谐悦耳的诗句,然后才读《诗经》。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二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鹿鸣》)。两句一正一反,相得益彰,写出了读书时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感觉。
【答案】
【译文】
乱草荒烟之中无处安放《易》《诗经》,而窗外黄莺鸣叫着仿佛是古代《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嘤嘤
鸣兮”。
【赏析】
首句“书乱床头无甲乙”,写乱草荒烟中无法觅到书本,暗示出作者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心情郁闷。
第二句“鸟鸣窗外自宫商”,写窗外鸟鸣声,与《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相似,又与《诗经》中“嘤
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同。两句互文见义,既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又写出了读书时的惬意。
尾联“书中自有颜如玉”化用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①“书乱床头无甲乙”,乱草荒烟之中无处觅得书籍。“甲”指书名,“乙”指书卷,“甲乙”泛指书籍或卷轴。
②“鸟鸣窗外自宫商”,窗外黄鹂鸣叫的声音,与《诗经》中所唱“关关雎鸠”“嘤嘤鸣兮”,声调和谐悦耳。
③“书中自有颜如玉”,引用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意为:
(1)(昨夜)雨下得很急,(我)因醉意朦胧而没有觉察到。问看门人(是否)发现(海棠花)有变化。
(2)(看门人)却说海棠花还是那样鲜艳美丽。(3)我难道不是像那艳丽娇美的海棠吗?(4)所以(我)心中暗想:读书(的人)一定会有(像我这样的)美貌女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