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但决妖邪谶,茅土先封不义臣。
须信俯随鸡鹜食,岂如湖海一闲身。
【注释】
衮衣:皇帝所穿的礼服。决妖邪谶:指诛杀妖邪的预言。茅土:古代帝王分封给功臣的土地,此处指封地。鸡鹜食:鸡鸭等家禽吃的食物,比喻小人得志。闲身: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朝初年被贬到惠州时作的。首句“衮衣但决妖邪谶”,意谓皇上只是决定杀掉妖魔鬼怪的预言,而对那些奸佞小人不加以惩罚。次句“茅土先封不义臣”,意思是说,那些奸佞大臣,先被封为诸侯王侯,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三句“须信俯随鸡鸭食”,是说奸佞之徒,像鸡鸭那样,跟着别人一起吃吃喝喝,无所用心。末句“岂如湖海一闲身”,则表示自己宁愿做一个闲散的人,过一种清静自由的生活。全诗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愤激不平之情。
诗中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奸佞之徒的安逸生活,映衬了自己被贬后的孤独、苦闷和悲愤。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感情真挚热烈,风格朴实无华,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