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西清贵,辞荣北第开。
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
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
秋风嵩少路,箫鼓有馀哀。

王珪的《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李康靖公的深切怀念和悼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议政西清贵:在西清宫担任重要官职,地位尊贵。
  • 辞荣北第开:辞去荣耀,回到北方的住宅。
  • 鲁冈天与寿:鲁冈地区自然赐予长寿。
  • 荀里世多才:荀里地区世代出英才。
  • 象告中台坼:象征性的征兆显示中台将要崩塌。
  • 峰惊半岳摧:山峰因地震而震动,几乎倒塌。
  • 秋风嵩少路:秋天的风声伴随着少室山的路。
  • 箫鼓有余哀:吹箫和打鼓的声音充满了悲伤。
  1. 译文注释
  • :表达对李康靖公逝世的哀悼和纪念。
  • 注释:《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是宋代王珪的作品。
  • 赏析:《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其一》是王珪对已故李康靖公的追忆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李康靖公生前的尊贵和死后的哀荣,表达了对这位前辈学者的深深敬意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永恒哀思,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
  1. 创作背景
  • 该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有忧国忧民之情。王珪作为文臣,可能曾在朝中任职,目睹了国家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李康靖公作为当时的一位知名学者,其逝世对王珪等文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诗中的“议政西清贵”和“辞荣北第开”反映了李康靖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及其晚年的生活状态;“鲁冈天与寿”和“荀里世多才”则表达了对其一生成就的认可和赞美。
  1. 关键词诠释
  • 鲁冈天与寿:鲁冈地区自然赐予长寿,暗示李康靖公拥有非凡的生命质量和长寿的天赋。
  • 荀里世多才:荀里地区世代出英才,意味着李康靖公不仅个人才华出众,还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 象告中台坼:象征性的征兆显示中台将要崩塌,可能预示着政治上的不稳定或社会的动荡。
  • 峰惊半岳摧:山峰因地震而震动,几乎倒塌,形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
  • 秋风嵩少路:秋天的风声伴随着少室山的路,暗示李康靖公的去世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哀伤。
  • 箫鼓有余哀:吹箫和打鼓的声音充满了悲伤,表达了人们对李康靖公逝世的哀悼之情。
  1. 综合评析
  • 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已故李康靖公的深切怀念和悼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影响和人们的哀愁。这种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王珪的《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作品。通过对已故李康靖公的怀念和悼念,诗人传达了对知识传承和社会稳定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