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只恐有遗材,据案重将信字开。
白石谩应歌宁角,黄金枉是起燕台。
侵更竞看仓惶笔,薄晚谁衔毷氉杯。
文字须从勤苦得,莫沾双泪向尘埃。
诗句释义:
- 信字卷子:这里指科举考试的试卷,通常在考后由考官或主试人填写评语。
- 春闱只恐有遗材:春天的考场(春闱)中担心会有遗漏的人才。
- 据案重将信字开:坐在书桌前重新审视试卷,打开试卷仔细审阅。
- 白石谩应歌宁角:比喻诗歌或文章的才情如同石头中的珍珠一样珍贵。
- 黄金枉是起燕台:即使用黄金来悬赏,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 侵更竞看仓惶笔:到了深夜仍在争相阅读匆忙写成的文章。
- 薄晚谁衔毷氉杯:傍晚时分,谁能喝下这苦酒般的生活?
- 文字须从勤苦得:要想写出好的文字,必须付出辛勤努力。
- 莫沾双泪向尘埃:不要沾染悲伤的泪水,让它们落在尘埃之中。
译文:
春闱之期,我担心会错过一些才华出众的人。坐在书桌前,重新打开试卷仔细审查。像白石中藏珍珠一样珍贵,诗歌与文章的才华。尽管用黄金悬赏,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夜深人静时,还在争相阅读匆忙写下的文章。傍晚时分,谁能喝下这苦酒般的日子?只有通过辛勤的努力才能写出好的文字。不要让悲伤的泪水落在尘埃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忧虑与期待。他担心自己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错失了一些才华横溢的考生。他坐在书桌前,重新审视了试卷,对诗歌和文章的才华赞赏不已。虽然悬赏黄金,但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他在夜深人静时刻,仍在努力阅读并思考自己的作品。最后,诗人以“莫沾双泪向尘埃”结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工作去实现目标,而不是沉溺于悲伤。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