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
香车轣辘红尘里,紫阙岧峣瑞气间。
午夜笙歌移法曲,满城桃李斗朱颜。
金吾不禁天街鼓,独有文闱已上关。

王圭的《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 其三》是一首描绘登高望远景象的佳作。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 第一句:《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译文:阳光明媚照耀着碧绿的山川,是谁从遥远的海洋中归来?

  • 第二句:《香车轣辘红尘里,紫阙岧峣瑞气间。译文:华丽的马车在滚滚红尘中行驶,紫禁城的雄伟在祥瑞之气中显得格外耀眼。

  • 第三句:《午夜笙歌移法曲,满城桃李斗朱颜。译文:午夜时分,笙歌悠扬,如同移步换景的法曲一般,城中桃树与李花盛开,争相斗艳展现青春容颜。

  • 第四句:《金吾不禁天街鼓,独有文闱已上关。译文:金吾不禁夜,天街上的鼓声阵阵,唯独文场之门已经关闭。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文人雅集的向往。诗中的“紫阙”不仅指代了古代皇宫的高大建筑,也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的象征,与“香车”的富贵相映成趣。而“桃李争春”则寓意着青春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评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感。诗中的色彩鲜明、意象丰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态美和视觉冲击力。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的壮阔与人文的雅致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然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似乎在一次登高望远的活动中所作,可能是为了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或是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这种活动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他们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来陶冶情操、寻求灵感。

《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体现。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